- 文字版
- 原貌版
合气道,号称“日本太极”,以其以静制动,以巧破拙而著称。
太极拳讲“劲、力”,合气道也讲“劲、力”,两者是否相同呢?
陈炎林著之《太极拳真传》中曾对劲做如下论述:“劲”与“力”在学拳法之前不需要做区分,但在学拳法时就必须知道两者的差异。然而许多人往往修习数年却仍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令人相当遗憾。
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肌能发,且可达于四肢。
力有形劲无形
力方劲圆
力涩劲畅
力迟劲速
力散劲聚
力浮劲沉
力钝劲锐
此力与劲不同。
如此,中国拳法认为存在着力与劲两种力量,按其性质进行比较让初学者得以了解。然而与合气道之“气力”,一般仅表示出现象而未言明其本质。
在此,将“力与另一种力”的关系整理如下:
合气道力:气之力
太极拳力:劲
由此看法“气力”即是“劲”的可能性很大。下面先阐明“劲”的内容。
李德印著《四十八式太极拳》有如下叙述:
“劲”与“力”原本意义相同,在太极拳的世界中,“劲”指意识地拥有目的,随伴技法的力;“力”则指未随伴技法之普通力而言。
太极拳认为普通之“力”之外,尚存在着与之有别“劲的力”,而定义是“随伴技法的力”。
随伴技法的力,换言之,即“技随伴着力”;然而此处的技,指的是高度纯熟的技法。
体术、舞蹈、劳力、手工艺等也是一样,初学者笨拙地使一下停一下,用力太死故效率不好,容易疲倦;但随着技巧的纯熟,了解肩膀松开,不需过于使力的要领,结果提高效率,不易疲倦。
普通称此状态为不使力之要领(诀窍)。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实并非未使力,而是体知劲力的使用窍门。起初,任何人均使用力量练习被指导的技法,熟练之后便能发挥劲力练习招式。能够掌握劲力的方法,招式便能够被理想地使用,威力便可加大,即熟练之高度招式随伴着劲力。因此可定义为“劲力是随伴着招式的力”。
劲力是随伴技法的力
技法随伴的力(此为熟练之技法)
接下来根据前书叙述太极拳的“劲力”之性质。
太极拳的劲力被形容为如被棉花包住的针一般,由外观看似虚柔,然内坚实,充满“内劲”。
经常用到的“掤力”柔中带刚,如充满空气的气球,看似柔慢却极具力道,往外张出时,充满着朝四方扩散的弹力。
太极拳如纺纱一般地使力(劲力)做招式。亦即劲力以柔慢连绵不绝为原则。
注:合气道的前辈亦常提及,合气招式应如纺纱一般柔慢,以连绵不绝的招式一口气击发。
劲力的性质
我们将劲力定义为“随伴技法的力”“技法随伴的力”,以下拳技法(体技)之举例来讨论。
任何一种体技高手使来必透劲力;初学者(笨拙)则多用拙力。大多数的人练习体技时惯用拙力,因此以寻常之体技实例是无法解明劲力。所以选用的例子多少有些受限,然而仍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