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兼批 《少林与太极》2005年刊登的黄剑斌的"少林朱砂掌"
朱砂掌是我家传的功法。"家谱"载:先辈于宋朝时至东北铁岭打虎山,襄黄旗,系白马先锋,随清入关,祖辈多进士,曾祖系清庭御医,晚年退隐乡里,居于北京西南万间约百里之遥的杨付马庄村,开设"益壮堂",悬壶济世。曾祖善朱砂掌功,身体娇健,步履快速,故在当地有"旋风杨"的称号。杨驰马庄村旧居,在东街北侧,南向敞开的大门两侧有两株古槐,高数丈,径粗需三人合围。因年代久远,树心己空,但夏日仍技繁叶茂,成荫滴翠。旁边有几块大石,是夏日乘凉的好地万。临街一排平房是药店门面。隔街对面是个几百米的大池塘,塘边数百株白杨树,春夏微风吹来,树叶哗哗作响,伴以蛙鸣之声,别有一番情趣。院内东部是10多亩的菜园和场地,一片葱绿,中有大圆井一口,水喷甘甜,大旱不枯。院内西部是住宅,须经二门楼进入,有东西房各三间,中间是过厅。迎面有一大簇海案花,宽六、七尺,高耸约文五有余,长年叶蛔翠绢,形成一座自然花木影壁,春日来临,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清香扑鼻,有如进入世外桃园之感。绕过花壁后,仍是北房五间,东西房各三间。院内有荣花果树一株,干盈尺,斜升而上,树干的木质呈绎紫色,用手一扣就扣下本儿来,看来这是一株数百年的古树啦,但夏日仍开出茂密地粉红色刺叭状小花,结出拳头大的绿色果实,里边有许多白色小圆球,剥开薄薄的嫩皮,露出蜗牛状乳白色的可食果品,味道香纯、十分爽口。近些年来我走遍大江南北,还没见过这种果木。后院是千棵林木,遮天蔽乱幽静异常,进入后有如走进森林的感受。旁侧有敞房三间,是习功练武之所。可能曾祖父就在这样一个绿色、古朴、僻静、幽深、安祥、和谐的环境中,日日习练"朱砂掌功",从而发展、形成我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朱砂掌"的十个动作。祖父嗜酒,中年早逝。父亲单转,故此曾祖倍加疼爱,自幼传授"朱砂掌功",习文学武,还请有河间的郭师父教授少林拳。我出生后,曾祖早已过世,是由父亲传授给我们的家传功法,郭师爷教授我和二弟杨维和的少林小神拳、二虎拳、单刀、对棍等。1937年日本入侵,全家迁入北京。我一直是和武学结缘的,在宽街小学读书时,教体育的陈老师,善抖大杆子,曾叫我代表学校参加东城区的武术表演大会演练单刀。在辅仁大学读初中时体育老师教过我长拳。1941年结识赵铁铮老师,开始学习"锦八手"拳术。1942年秋与二弟杨维和、孙邦基 (已故)一起磕头拜师,正式成为赵铁铮嫡转弟子。1945年从北京市立四中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住在南锣鼓卷三斋宿舍,早晨练武,晚间习字。1946年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专攻甲骨金文,深得杨潜斋教授赏识,但仍不丢弃对武学的习练。1948年5月在全国开展&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