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拳道之大,實為民族精神之需要,學術之國本,人生哲學之基礎,社會教育之命脈。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發感情,改造生理,發揮良能,使學者神明體健,利國利群,故不專重技擊一端也。若能完成其使命,則可謂之拳,否則是異端耳。習異拳如飲鴆毒,其害不可勝言也。余素以己利人為懷,觸目痛心,不忍坐視,本四十餘年習拳經驗,探其真義之所在,參以學理,證以體認,祛其弊,發其秘,舍短取長,去偽存真,融會貫通,以發揚而光大之,今成一種特殊拳學,而友人多試之甜蜜,習之愉快,因僉以大成二字名吾拳,欲卻之而無從也,隨聽之而已。今夫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鍛煉。統而言之,使人身與大氣相應合;分而言之,以宇宙之原則原理為本,養成神圓力方,形曲意直,虛實無定,鍛煉成觸覺活力之本能。以言其體,則無力不具;以言其用,則有感即應。以視彼一般拳學家,尚形式,重方法,講蠻力者,故不可相提並論也。誠以一般拳學家多因注重形式與方法,而演成各種繁冗畸形怪狀之拳套,更因講求蠻力之增進,而操各項激烈運動,誤傳誤受,自尚以為得意者,殊不知儘是戕生運動,其神經、肢體、氣管、筋肉,已受其摧殘而至頹廢,安能望其完成拳道之使命乎?餘雖不敢謂本拳為無上之學,若以現代及過去而論,信他所無而我獨有也。學術理應一代高一代,否則當無存在之必要矣!餘深信拳學適於神經、肢體之鍛煉,方因而益智,尤適於筋肉溫養、血液之滋榮,更使呼吸舒暢,肺量增強,而本能之力亦隨之漸長,以實現一觸即發之功能。至於致力之要,用功之法,統於篇內述之,茲不贅述。但此篇原為同志習拳較易而設,非問世之文者比也。蓋因餘年已老,大家迫求,只得以留鶩鴻爪影於泥雪中尋之,僅將平日所學,拉雜記載,留作參考。將來人手一篇,領會較易。但余素以求知為職志,果有海內賢達,對本拳予以指正,或進而教之,則尤感焉,以一得之愚,得藉他山之攻,而益有進益,日後望徒學諸生,虛心博訪,一方面儘量問難,一方面盡力發揮,倘有心得,希隨時共同研究,以求博得精奧,而期福利群人,提高國民體育之水準,實為盼甚,否則毫無價值也。如此提高而不果,是吾輩精神之不逮焉,或智力未符故耳。夫學術本為人類所共有,余亦何人,而敢自秘?所以不揣簡陋,努力而成是篇。余不文,對本拳之精微,不能闡發淨盡。所望者,僅不過筆錄而已,實難形容其底蘊,以詳吾胸中之事矣,一隅三反,是在學者。餘因授道之誠,情緒之熱,遂不免言論之激,失之狂放,知我罪我,笑罵由人。
河北博陵 薌齋王尼寶志於太液萬字廊
習拳述要
近世操拳學者,多以筋肉之暴露、堅硬誇示人前,以為運動家之表現。殊不知此畸形發達之現象,既礙衛生,更無他用,最為生理家忌禁,毫無運動之價值也。近年以來,余於報端,曾一再指摘其非,雖有一般明理之士,咸表同情,而大都仍是庸俗愚昧,忍心害理,尤其信口詆人,此真不齒,故終不免諸多銜怨者。大凡從來獨抱絕學為人類謀福利者,與極忠誠之士和聰明絕頂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