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
近百年来太极拳的演变明末清初创造的太极拳,由于时代需要不同,当初是偏重于技击性的。拳套中有腾空一字腿落地和双手落地,双足先后向上蹬踢等高难度动作,有扑腿下腰以面部掠地面经前足尖而起的腰腿极为柔软的动作等。由于太极拳结合了导引、吐纳和经络学说,采取了螺旋缠丝式的弧形运动,就更扩大了运动效果,加大了爆发力量。这种结合,目的虽为技击,但它本身就包含着疗病保健的因素。
一切事物总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着的。随着时代的进展,陈王廷所创造的拳套,既有继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创造发展的一面。
百年前,由于火器的演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促使武术家们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太极拳家开始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显而易见,这是太极拳开始从技击转向保健的启蒙思想。
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武术套路,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是锻炼有素的武术家到达老年期也是不能适就的。这是太极拳套路动作上必然要引起变化的另一发展规律。
陈王廷创造的七套拳套,经五传至陈长兴(1771-1853年)、陈有本这一代,原来一百零八势的长拳和太极拳(一名十三势)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陈氏拳家已经由博返约,专精于太极拳第一路和炮捶(现称陈式太极拳第二路);并且从这一时期起,为了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陈氏太极拳第一路又有老架、新架之分,随后新架又出现了赵堡架。
为了适应保健的需要,陈家沟拳家陈有本首先创造了新架,架式和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原有的某些高难度的动作。有本的学和族侄青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在不改变套路的而下,由简入繁,逐步提高技巧。因为青萍赘婿于距陈家沟不远的赵堡镇,在赵堡镇教拳,因此人们称作赵堡架。
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练的拳属于陈王廷旧传的架式宽大的老架系统,直到他的学生杨禄禅(1799-1872年)到北京传习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又逐渐改编了拳套动作。经禄神第三子健侯(1839-1917年)修改为中架子,又经健侯第三子澄甫(1883-1936年)一再修订定型为大架子,成为著名的目前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杨禄禅和次子班侯(1837-1892年)复教了满族人全佑一套小架子,后由全佑子吴鉴泉(1870-1942年)传授,即目前流行的吴式太极拳,流行之广仅次于杨式。吴式小巧紧凑,速度均匀,不纵不跳,与杨式同一趋向。
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从杨禄禅学陈氏老架,又从陈青萍学习新创套路,从则创造了武术。武氏架式紧凑,强调开合虚实。武传李亦(余田)(1832-1892年),李传郝为真(1849-1920年),郝传孙禄堂(1861-1932年)。孙为形意拳、八卦拳名家,参合三派之长,另...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