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此文是我与韩瑜先生交流时两个人的心得体会。
与韩瑜相识是在1997年春天河北深州形意拳国际邀请赛上。那次比赛中,他一人获得大会三块金牌,而我那时还是一位慕名自费前来观看比赛的形意拳爱好者。韩瑜师出名门。他的爷爷韩伯言先生是形意名家尚云祥的得意弟子。韩瑜自少年起随爷爷学习形意拳。后参军入伍,退役后继续苦练家传,并按照爷爷的嘱托,拜访形意同门及拳学先进,经韩伯言老先生的全面梳理,逐渐形成了起伏转折,节奏鲜明,叙身法变化为主的迅猛急速的尚式形意风格。笔者的形意拳则受教于天津形意拳李氏三杰的传人赵正发先生。那次,我们两个山东老乡在深州相识,各自演练所学,相谈甚欢,格外亲近。在深州分手时栽條约定,每年都找机会聚一下,做一些练拳体会交流。从那至今一晃十六年过去了。
今年元月九日十点半,我乘坐客车,赶到泰安。从泰安老汽车站下车,韩瑜已经在热情等待。我们便先游览普照寺,再去吃饭,然后找到一个地方练拳。
韩伯言老拳师的故事
吃饭的时候,我和韩瑜又一次谈到韩瑜的爷爷韩伯言先生跟随尚云祥老先生学拳的往事和他坎坷的人生经历。
韩伯言是1928年至1934年在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读书期间跟尚云祥先生学习形意拳的。当韩伯言等拜帖正式入门后,上的第一课是站桩。尚云祥认为,形意拳不站桩出来的是僵力,而站桩站出来的才是拳劲、灵劲,拳术要追求一个“妙”字,就必须化拙为灵。但多数人喜动不喜静,苦下功,猛流汗,结果周身之力却不能惯通,所以说,拳术小道,学理无穷。站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断修正三体式,下肢增加了“腿似夹剪”(即用以夹剪白银之用者,两刃一长一短,一刃固定一刃运动,类似铡刀之理)。拳论中有“合膝裹胯”一说,尚云祥却讲“裹胯合膝”,通过胯的提裹,带动膝部向前下合,加大了胯的开量,使其活动范围增加;上肢在手心向上的基础上,固肘,拧裹小臂,使手心向前偏上,腕高在眉口之间,掌心回吸,掌凹指分,虎口圆满,似刚似柔,如鹰捉物;使大小臂阴阳暗合,曲中求直;使身体斜中取正,正中有斜,非弓非马,名曰“夹剪子午桩”,又称“鹰捉式”。
尚云祥所传桩法口诀是:眼为先锋,心为元帅,手是刀枪,腿是战马,全身毛孔如千军万马,喝声如号令,放胆即成功。
桩上的功夫越深,身体就越松柔,也就是刚至柔生的体现。这是功夫,也是智慧。尚云祥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功夫不到瞎折腾。”
这六年,是韩老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光。
再以后,世事难料,韩老亦同许多人一样,随历史之潮浮沉,历经坎坷,令人嘘唏。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他落叶归根返回济南,开始了老年一段幸福安定的时光,教授了济南一大批尚式形意拳爱好者。而最让韩老自豪的是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孙子继承下来了。
论三体式
韩伯言先生跟随尚云祥老先生学拳的点点滴滴,让我和韩瑜谈兴盎然。住进旅社,沏好一杯茶后。韩瑜脱下外衣摆了个三体式架子。
记得1997年夏天,我第一次来泰安时,韩瑜就强调要多站桩。因为我是随天津赵正墓靠习的定步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