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种类繁多,要学好一门功夫,必先要锁定目标,用心地钻研和练习。现实社会里,练武的目的不是成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争强好胜,没啥用,自己练自己的”,这是师傅常挂在嘴边的话。武术只不过是爱武者强身健体或是用于参加比赛的一项运动而已。
2005年的一天,在一个公开场合里,我观赏到了从未听说过的形意太极,表演者是赵宏伟师傅,他的表演令我精神一振,那惊人的弹抖力,接二连三、连绵不绝,使我叹为观止。同一天的另一个场合,再次聆听到他的精简理论:“形意也好,太极也好,我们都要求头要似顶非顶,胸要似含非含,舌要似粘非粘,练功前要先轻送一口气进丹田。”他还当场示范并邀请在场观众亲身感受送气人丹。
有前辈将形意和太极两种中国古老文化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拳种:以形意的刚、猛,糅合太极的松、柔、舒展,加上形意拳的暗劲与养生功法,恰恰能弥补老年人不能光打爆发劲的不足,达到养生的效果。
会后,林师傅对我说:“明天早上早些到练功场,赵师傅会过来教我们练形意拳。”赵师傅就是表演形意太极的大师——赵宏伟,我听后惊喜万分,但我当时心里也有些矛盾:他的功夫能打成那样,不知道我能否练成?但有好的师傅教拳,又岂能错过良机。
赵师傅教拳方法很特别,由于言语不太通,理论也讲的不多,但第一个要求是,在练功过程中,要保持一身浩然正气在身。无论是桩功还是走拳,都要先送一口气人丹田,当时,我们并没有明白其中的奥妙。
形意拳练者,出功夫快,但比起其他拳种,要辛苦十倍,需要有恒心和耐心才能练成。赵师傅在香港这弹丸之地,能遇上我们这一班肯学的学生,他也很高兴。但是老一辈形意拳师对传授还是比较保守的,都是封闭性授拳,他为了能将形意拳发扬光大,曾经两度回到哈尔滨,说服他的恩师“东北神力王”李春苓老师同意他在香港传授拳法,这是我们的福分。自此,李春苓老师的形意太极,从东北随着赵宏伟师傅南下,传到深圳、香港,在南方开花结果。赵师傅对有心学拳的学生都非常耐心地去教导。我们开始学习站桩时,他为每个学员度身在地上划俩脚印,要求每人都能在脚步上有标准的姿势。形意拳的基本功是三体式,三体式对于形意拳来说,就是现在的高楼大厦的地基,地基打不好,怎能支撑大厦的重量,怎能受得起强风的吹袭。三体式(三才桩或叫子午桩),要站好这个桩,非站上两三年不可,祖师辈教形意拳,开始就要站上三年桩才教打拳,这是因为桩是拳的基础。现代人如果要站三年桩才可学打拳,也许早都跑光了。我就是香港的傻瓜之一,竟真一站就是三年。
鸡腿虎步,前三后七,两脚对蹬,扣膝裹裆,胯要下,与上身有对拉之感;含胸拔背,似含非含,似挺拔非拔,似顶非顶,上身有如悬挂在空中一样;扣手扣肘,食指上挑,掌根下压,手始终保持暗劲和合劲;眼望远方,有如看穿物件,要有精、气、神等。初练时,一定会出现紧张、僵硬、拙力等现象,如每天坚持站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不到三个月就会站得自然了,手指尖有发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