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
腭,似笑非笑,双目平视,心澄目洁,由上而下全身尽量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然后,引丹田气经会阴沿督脉上升至大椎,再沿两肩、两臂至两手劳宫穴。接着,扳指(先小指上扳,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皆上扳),同时举两臂向前,臂高同肩,两手掌心向里相对。
(2)体前开合
开时,两臂左右展开,同时稍下蹲;合时,由半下蹲缓慢直起。练习3次。
(3)转腰运球
接上势,转腰向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如抱球状;随即转腰向左,至左,移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再转腰向右,往返共6次。
(4)转腰推拉
承上势,由右方换手,左手掌横直,两手掌相对,左手微高,右手微低,右手推左手,转腰向左;至左,两手交换。往返共6次。
(5)转腰运手
承上势,由右方换手,如太极拳云手,唯下边的手背向前(脚不动),至左换势亦如之。原地云手,往返共6次。
2.天人合一气
(1)起蹲理三焦
承上势,转正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下蹲,上身保持正直,两手至两脚之间抱起。身体缓慢直起,两手抱起至天突穴时,翻掌向上,托至头顶时,两臂伸直,随即下蹲再抱起,连续做3次。
(2)上托下按
承上势,两手体前抱起、上托至天突穴时,转掌心向下按。托起时脚跟提起,下按时脚跟落地,上托下按连续3次。
3.气贯命门
承上势,两臂向体前拢气,经带脉至身后贯入命门;两手腕转手心向上经体前捧气贯顶,将气贯入百会穴;张臂开胸,外导内行,将气贯入下丹田。
4.展臂头顶合十
承上势,两臂左右开成平肩一字形,接着在头顶合十,然后下拉至下颌,在胸前转腕,正反各9次(先顺时针转腕,后继逆时针转腕)。捧气似球,将气贯入天目穴;张臂开胸,外导内行,将气贯入下丹田。
5.松颤全身
承上势,收左脚,略窄于肩,双脚跟提起,全身放松、颤动缓慢停止,提踵按掌3次。接着旋肩,两臂自然下垂,先旋转左肩,旋转时,由下向后、向上、向前、向下旋转16次;后旋右肩,由前向上、向后、向下旋转16次。
6.收势
并脚,收功,全身放松,调匀呼吸。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