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
“周期化”在训练中是人们非常熟知的术语,它被人们正确或错误地使用。本文将提供柔道训练中周期化的观点。
什么是周期化?周期化是教练员采用某种手段来设计训练和比赛,目的是使全年训练计划中的不同阶段具有连贯性且各阶段内具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在周期化基本模式中,存在3个主要阶段: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全年中最重要的通常是比赛期的最后部分。
全年训练计划中包括上述3个时期;在柔道项目中,经验业已证明;教练员可以采用所谓的"双周期":准备期Ⅰ、比赛期Ⅰ;准备期Ⅱ、比赛期Ⅱ,最后为1个过渡期。
为什么要周期化?周期化概念的基础是;要持续保持运动员高峰期状态或最佳成绩是不可能的。如果训练方法正确,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维持一段时间的最佳竞技状态,但最终还会过去。运动员需要休息并重新“充电”,然后,再次重复前个周期,如可能,他们会更上一层楼。
周期化需要过程,以便使运动员在全年重大比赛时处于最佳状态并发挥出最好成绩。
谁需要周期化(谁不需要)?
竞技运动员在其职业生涯中要经历4个阶段:1)初级阶段;2)中级阶段;3)高级阶段;4)顶级阶段。
在初级阶段,比赛不是训练的主要目标;而只被用来作为激励运动员的手段并为教练员提供其训练结果的反馈信息。与高级和最高级阶段相反,它不是柔道的最高目标。事实上,在本阶段,如果过分强调比赛的重要性可能导致运动员早期的成功,但是随后会终结他们的进步。从某种程度说,应该在中级阶段的第二部分引入周期化,而在高级和顶级阶段,周期化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形成训练周期呢?(这是周期化的原型,是前苏联专家马特维耶夫在50年代末提出并经过近30年多名教练员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总结发展而形成的)。周期化训练的最基本指导原则是给予训练负荷和内容以特色,特别是训练负荷。对有度量单位的体育比赛(如:田径、游泳、举重等),要把这些训练指导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训练计划要比没有度量单位的体育比赛(如柔道)要容易得多。
训练负荷是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结合。过渡期之后,准备期随之而来,此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较低。在准备期中,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呈逐渐增加趋势,而训练量相对开始增加较快。在准备期后半段,不能同时增加训练量和强度;因为进一步增加训练强度势必降低训练量。其基本观点,是在准备期结束前,即比赛期开始时要使训练强度达到最大值。在比赛期,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接近最大值:随着训练强度的提高,训练量要相应降低,反之亦然。伴随着每次比赛的来临,训练量降低而强度要提高。赛后,这种趋势反转。重大比赛前的显著特征是强度增加到最大值、训练量大幅降低,从而使总负荷减少。在过渡期,训练量和强度都将降到最低水平,使运动员有机会恢复前期紧张的情绪并为下个训练和比赛周期做好准备。
训练的特性是由训练负荷和训练内容决定的。我们已经探讨了训练负荷,那么,训练内容又怎样呢...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