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广东瑶族有着千年历史,主要从湖南、广西、福建等地迁入,大部分瑶族入粤后逐渐定居下来,省内瑶族人口为15万余人,主要分布于清远市、韶关市,以及肇庆市的怀集等12个山区县,人口分布特点以“大分散、小聚居”为主。长年的依山群居生活习惯形成了瑶族特有的节庆活动方式,其中游戏、舞蹈与音乐活动中的服饰等流传着本民族的文化历史,蕴含着体育文化特征。
一、瑶族节庆节目活动显示出有形的群众体育基础
广东瑶族的节日较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年中节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年中节日又分普遍喜庆的大节和局部地区或姓氏同庆的小节,传统节日是相隔数年或更长的时间才举行一次的节日。
广东瑶族的节庆活动按时间排序,内容也随着季度时节的变化而不同。大年初一,“玩坡节”,是未婚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节日。青年男女盛装打扮,三个一伙两个一对,钻进树阴下或花丛中,用打弹弓的方式,追逐嬉戏、逗趣取笑、对唱情歌。大年初一晚半夜,“打更逛乐”,三更举行,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春节子夜一声锣响,参加者身扮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奇怪造型,有实物,有道具,走到各家各户门前或要道上狂奔疯跳一番,尽情欢乐。三月初三,“开耕节”又称“踏青节”,意为一年春耕的开始。这一天,除了杀鸡磨豆腐,人们纷纷相邀于山涧密林叙旧聊天,游山玩水。六月初六,为“穷节”。六月正是旧粮用尽新粮未收时节,是年中亲友互相往来串门的节日,也正是举办各种游戏或习武操练的最佳时节。七月初七,“盘古王诞”。盘王是瑶家的始祖,相传这一日是盘王的生日,这天又叫“开唱节”,一般是老年人唱歌,年轻人听歌,或者双双约至山中对唱情歌,年轻人在听歌或对歌中常以舞蹈相伴。十月十六,“盘古王婆诞”,其实是收割后的节日,除了享受盛宴、唱歌跳舞之外,人们还互赠礼物以表达丰收喜庆之情。十月十六日过后连续三天,“打道?”,有的叫“打番过王”,是一种瑶族人们不同年龄洗礼的日子,除了洗礼外还有唱歌跳舞表演或游戏比赛。农历十月十六日,“耍歌堂”。“耍歌堂”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历时三天九日,每十年举行一次;小歌堂历时一天,三年五载举行一次,是广东瑶族人民喜庆丰收最隆重、最大规模的节日。农历十二月十五日以后,“过新年”,小孩吹牛角,家家户户酿酒、杀鸡宰牛或猪,牛角队、铜锣队、长鼓队开始紧锣密鼓地组织起来,并四处巡演,欢庆除夕和春节。节日期间各种舞蹈、游戏等集体活动悉数登场,展示和比试各种生活、劳动、防卫等技巧和技能,整个瑶寨沉浸在一片欢歌曼舞的喜庆中。
二、各种游戏意译了体育竞技涵义
广东瑶族民间保留着来源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项目很多,至今为止,民间盛行的游戏活动大致上有弓箭、刀剑、顶杠、爬杆、打陀螺、火枪射击、扳手腕、摔跤、气功、上刀梯、武术、跳高台、跳田沟、掷石子、丢沙包等十多种。
各类游戏做法不同,有50%的游戏属于体能主导竞速性游戏,大多数以竞速比赛的方式进行。
“爬杆”是连南瑶族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