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总是受到当地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演进发展的过程,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特征。如:中国武术讲究武德,所谓“习武先修德”,“尚德不尚力”,是中国儒家思想在武术中的体现。而《易经》中的阴阳辩证法,老庄道家学说,则对太极拳、八卦掌的“相生相克、以柔克刚、内外合一、进退快慢”等武术理论产生很大影响;武术中的“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等养生之道,则与传统中医、骨伤科等领域密切相关。同样,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当地的武术发展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如,受地域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不同,产生了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武术派别,这些流派风格各异,均带有深深的地域文化烙印。我国还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说法,这也与我国东西南北地域文化及地理环境差异有关。
鞭杆作为短兵器在山西、山东以及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流传较广,其流传和演变过程,同样受到当地地域文化、地理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其发展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拳种技法,吸取和综合了武术长短器械的多样运动方法,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风格。然而,在这些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走西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西口文化”对其发展与推广功不可没。
一、“走西口”与“西口文化”
“走西口”主要是指清朝以及民国年间,由于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山西、陕西等地大批居民到长城以北,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西口”是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移民运动,它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走西口”之所以对山西传统武术特别是鞭杆产生深刻影响,是因为该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走西口”形成的“西口文化”
“走西口”所形成的“西口文化”不同于一些以个别诗人、画家、文学家、文人群体(甚至是个体)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而是植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社会活动,它涵盖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人群的地域文化。据了解,“走西口”群体主要以山西、陕西人为主,涵盖了山西、陕西、河北、甘肃、宁夏等广大省份。另外,还有其它省份的一些群众辗转于山西、陕西等地后走西口的。据调查约有50万山东人曾经陕西和山西一些地区后走西口谋生。在山西“走西口”者,晋西北主要是保德、河曲、偏关人;雁北出口外者多为朔县、平鲁、左云、右玉人;晋中主要有平遥、祁县、太谷人。陕北出口外者多为府谷、神木、榆林、定边等县人。这些人中既有山西的大晋商,又有做生意的小商贩,既有镖局押镖的镖师们,也有走投无路逃荒谋生的穷苦人。广泛的群众参与,使“走西口”者能在不同的阶层和群体间进行文学、武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切磋交流,使“西口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