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走为百拳之长。武术与“走”是密切相关的。何拳何功都得讲进退、闪躲、迂迴、腾挪、窜步的步法,实际上就是各种“走”法。八封掌可说是一个专讲“走”的拳种。
“走”不仅为养生要道,也为技击要道。常言道“打拳容易走步难”、“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走法高超,便能占据有利位置,从而动摇对手重心。关于它的养生作用前文已做了许多阐述。“走”最起码是可以增加下肢肌肉和韧带的活动能力,保持关节的灵活性,进而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正常机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走路是最有效可行又最方便的运动。迈开双足多走吧!
朝练寅,夕练酉。
锻炼身体什么时候好呢?
古人讲“朝练寅,夕练酉。”寅时指早上三点至五点,酉时指晚上五点至七点。习武者讲究练功的时间与方向,这是从古代医学理论中吸收来的。《黄帝内经》中就说,肾有久病者,可以在寅时面朝南,精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中医《子午流注》把12个时辰分成六脏六腑。寅时是肺气旺的时刻,酉时是肾气盛的时刻。肺主气,肾纳气。寅酉二时练功,是练先天后天之后,于身体大有益处。新兴的“生物节律学”认为生物体内存在生物钟现象,生命活动会随时间变化发生周期性变化。这与中医《子午流注》的道理有相似之处,足见这条谚语有一定的科学性。
现代医学家也认为早上锻炼好,因为早上空气新鲜,四周环境安静。但应在锻炼前吃点东西,以帮助增加活动能量,免得锻炼后精疲力竭。同时还应做些准备活动,免得肌肉从静止状态突然活动而造成一些损伤。医学家认为,体育活动后四至六小时体温会较正常稍高,而睡眠时体温要低一些。因此,晚上锻炼,最好在睡前四至六小时进行,免得影响入睡。
练功讲究方向,特别是面向南,最使地球磁场与生物磁场和谐统一,这是古人长期锻炼的经验总结。
拳后百步,精神爽铄。
武术运动是讲究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因为于静猛动、于动猛静,违反物理原则,有碍卫生。练前的准备活动,意在舒散劲、腕、臂、腰、胯、膝各部之筋骨肉,牵移其惯性。由静而动,由缓而速,然后再做主要运动,自能伸缩自如,绝不致有意外之损。然后的整理活动更为重要。激烈的运动之后,生理上表现为呼吸急促,血液循环加快,汗流浃背,感觉疲乏。这时,或坐或卧,均所不宜。故非有适当的运动不足以恢复常态。整理运动可使呼吸自然,血液循环合度,肌肉舒展。练武后致意于此,获益非浅。整理运动,当然不能激烈,形式可多种多样,而以“走步”为先,这是拳家们的经验谈。
拳后满身汗,避风如避箭。
人的身体在正常情况下出汗,大大有助于肌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够及时散发掉肌体内过多的的热量而调节体温,又可通过汗腺发汗这个“渠道”排泄代谢废物,且使皮肤保持酸性,有效地抵抗病原体的感染。另外,还会起到滋润柔软皮肤的作用。
练武术,运动激烈,体内产生热量愈多,出汗就愈多,且口干舌燥。这时,往往欲一吹为快,一饮为快。殊不知,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