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天津市西青区自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的称号以来,得到了市体育局和总局武管中心领导长期的指导和帮助,给西青区群众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群众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了全区群众的身体素质。
西青区坐落于全国闻名的杨柳青古镇和我国近代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家乡,民俗文化和民间尚武之风的盛行,成为西青区开展全民武术健身的先决条件。在西青区160个自然村、60个社区的30万人口中,积极参加武术健身的人数达到6.5万人,占总人口的21.6%,西青区政府每年投入几十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此项工作。

目前,已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团体、拳种有:张窝镇华庄子的武当拳法俱乐部、杨柳青“风云老会”、“津门武术馆”、中北镇“奥力宝俱乐部”、李七庄乡“开门八极拳研究会”。而作为被天津市体育局命名“武术训练基地”的霍元甲文武学校,已成为西青区发展武术运动和武术文化的龙头单位。该校总计训练场馆面积11000平方米,训练设施设备齐全,该校现有学生1500余名,全部为乃文乃武兼修。受市、区体育局的委托,承担市级散打一线队的组队和训练工作,同时承担市级武术队二线、三线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形成了十分系统的青少年竞技武术的梯队建设模式并有一整套严谨规范的训练考核制度。
西青区群众武术运动的蓬勃开展,有效推动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运动的发展,在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了天津市和西青区优势项目,西青区还利用地区优势为各种纪念集会进行大型的武术表演活动。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弘扬中华武术,西青区还利用霍元甲先生家乡以及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在世界上的影响,积极与国外武术团体开展广泛的武术交流活动。西青区体育局还积极组织当地和周边地区的民间武术家,成立了“霍氏迷踪艺研究会”,对《霍氏迷踪艺》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填补了这一当地特色拳种濒于失传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