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金倜生
一、铁莲花之构造
铁莲花与铁鸳鸯同为装置机关之暗器,唯彼则为脱手之具,此则为带绳之器耳。
莲花为并头形,二蒂并合一处,如未发之苞,唯居中有离开之缝。苞之两侧,皆作棱起之锐刃,头部极尖锐,完全是一荷苞。长约三寸,上削下丰,最丰处约二寸有奇。末端有一环,则通于内部之机关,盖苞之内部实空,装置一种弹簧机关,而加一横栓于上,弹簧即缩短,苞亦两面并拢,其横栓即通于外面之环上,但将环一拧,栓立脱去,而弹簧失其管钥,立即向两横暴伸,将荷苞猛力撑出。荷苞之背,原有棱刃,即可借此以剖物矣。
环之上则系以绳,长约一丈二尺。荷苞约重十二两。绳以头发杂熟丝制者为佳。绳之末端亦有千斤套腕。此物取的之处,固在乎锐之荷苞头,用以击人,极易刺入。而刺入之后,发此铁莲花者,仅将绳往回一拧,则栓脱弹簧暴伸,荷苞亦因之怒张,被中者之创口,亦必因之扩大。盖苞背有刃,向外一张,人身之筋肉绝不能御也。
二、铁莲花之练法
铁莲花之练法,略与发流星锤相似,唯彼则以一手统握锤头,此则以大、中、食三指拈住铁莲花之最后一部分,盖一把统握,手触其棱刃,必致自伤。发射之劲完全在于腕部,不仅发锤之靠膂力也,发此铁莲花亦专用一手。如为善用右手者.千斤套腕亦加于右腕,不似绳镖之两手并用也。
手法则完全在于一个摔字上。侧身发之,最为相宜。若正发则不易着力矣。亦有撒、撇二法。以沙袋或土垣为靶,上画一圆圈,约如盘。练者立相距五尺处。
先练撒法,如为右手发莲者,则身侧立,左肩向靶,三指拈住铁莲花,虎口向上,掌心向内,猛力向后一挫,急向侧面摔出。
次练撇法,如用右手发莲者,人侧立,右肩向靶,必须转腕使尖端向右,然后猛力向左一送,即转手向右发出。但发出之后,手即接绳,待铁莲花中的之后,急须将绳一抽,使其内部之栓,可以脱去也。自五尺处起练,以后练有成效后,即加远一尺,以至一丈二尺为止。然后再将的逐渐收小,以至能中碗口大小之的,即可用以临敌矣。大约成功,亦须在二年左右也。
三、铁莲花源流
铁莲花为明代巧匠周和所造。
周本习铁工,又能武事,竭其生平心力,创造此一种暗器,视为传家之宝,秘不示人,竟为传子不传婿之法。及至清代周尚德,以无子女之故,乃传其门弟子邹崇岳、徐世法等五人。兹五人者,皆为有道君子,非挟技凌人之流。其后此五人又各择弟子中之有道者而传之,此铁莲花一物,始普遍于全国。江南许省三者,亦以此成名。
许省三本世家子,以读书困顿场屋,未克展其才,乃弃而为行贾,顾以江湖险恶,步步荆棘,非有一二防身之技不能涉足其间,乃从华成章学技击。
华固徐世法之三传弟子,技绝精。许省三虽文人,亦孔武多力,壮实异常人,深得华之器重,尽以所学授之,铁莲花一种暗器,尤指拨详尽,三年技大成。即往来南北,经营商业,南方土产则运而售之北方,即以所得资,反北方之土产而归南,一转手间,沾利极多,数年之间,遂成小富。顾其往来频数,初无意外是亦彼幸运耳。
某岁将阑,风雪载途,许省三又挟重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