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练武要修德,练功要按辙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宋氏形意拳《内功经》对人体智力的影响
隐藏右侧

宋氏形意拳《内功经》对人体智力的影响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由宋世荣、宋世德二位宗师开创的宋氏形意拳,尤以内功精深而著称武林,其门内秘传之《内功四经》系“仙传至宝”,专讲脉络、格式、劲诀、气路等内功修炼秘诀,堪称“武林秘籍”。而以往我们研究探讨的,多是关于《内功四经》在武技方面的具体应用,罕有将其与人体智力联系研究的。今本人不揣浅陋,仅就宋氏形意拳《内功经》对人体智力的开发影响略做探讨,舛错讹误之处,尚请方家赐教是幸。
      聪明与愚笨,关键取决于人体大脑的潜能是否被充分地开发诱导出来,其实正常人的大脑结构,在人与人之间是并无太大差异的。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有100至150亿个神经细胞,而在人的一生中,发挥作用的脑细胞仅占10%左右,最乐观的也不超过20%。据前苏联科学家推测,若能迫使大脑行使其一半的工作能力,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本苏联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并能同时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而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轻松地学完一门外语和一所大学的课程,已属相当可观了。 文章来自 http://www.wfeng.net 武风网 
      人体潜能的开发,其实就是在“返先天”的静定状态下人体“真性真觉”的激发显现,这种“先天智慧”与“后天技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和两种概念。《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儒家尤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摄心”功夫,《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又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当“格物尽性”至“与天地参”之“天人合一”境界时,人体先天智慧便能充分彰显而臻“前知”之境(《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是故“至诚如神”。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清净无为”修持法,最终须“归根复命”而达到无私无欲的“婴儿”状态,显示先天真性而开发人体潜能。佛家讲“戒、定、慧”,定能生慧,没有静定,就没有智慧。人生在世,外缘纷扰,杂念纷呈,自身的灵明性体常被后天“识神”所蒙蔽。我们练功的目的,便是不断调整“心灵”与“肉体”的修炼过程和一步步“返归先天”的过程。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都是为找回“真我”而服务的。无非动功乃“动中求静”之法,静功乃“静中求动”之法。正如宋世荣宗师所言:“虽然一是动中求静,一是静中求动,二者似乎不同,其实内中之道理则一也。”形意拳乃“诚中形外”之拳术,其理与三教相合。宋世荣宗师云:“练形意拳者,是效法天地化育万物之道也。此理存之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也。又内劲者,内为天德;外法者,外为王道。所以此拳之运用,能以无可无不可也。”此论以儒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