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形意拳流派很多,练法也不完全一致,其中练单式的多,十二形拳每一形都练成杂式套路,有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动作的只有尚派东北一支。形意拳套路先有五行连环、六合拳、出洞人洞、十二洪捶、老八式(罗汉)、新八式(金刚),后有十二形(鸡、燕、虎、马、龙、蛇、猴、鸽、鹞、鼍、鹰、熊)、简杂式捶和杂式捶及十二形合练等。现在社会上普及的是李文彬传授的新八式,而老八式只有张定二、辛健侯的传人在练。
老八式和其它套路都非常实用,表演也比较好看(北京的崔国贵老先生在几次全国形意拳赛闭幕式上表演的都是此套拳),它其中包含着传统武术的打法、摔法;擒拿法,练精的人就能做到“沾上倒,碰上飞”,“急如风,快似箭,打倒还嫌慢”。练形意拳要经过基本功的锻炼,学会了五行拳之后才开始学习套路拳,因为有了一些基础,方能掌握动作的发力、手法的变化、变劲的特点和技巧,甚至更高层次的换位、换劲的要领,才能做到“伸手迈步就赢人”。
本文所讲的老八式拳的技击从每一个动作的劲路、变化谈起,每个动作都有实用性。形意拳虽然突、出的是发劲,像尚云祥及弟子靳云亭(靳振起)、铁臂神拳赵克礼、辛健侯等功力深厚的人,都是直打直进、不招不架就是一下胜人。然而武术是技击的艺术。利用好动作赢人,尤其体格较小的;力量较差的人就更要讲究以巧胜人,学会听劲、化劲,以技艺胜人(功力高不等于技艺高)。我这里介绍的老八式拳动作和技法是张定一、辛健侯所传,与一般练法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尚云祥的四位高徒许笑羽、张定一、辛健侯、张冬生在奉天(现沈阳)传拳。可以说别具特色,尤为少见,故此写出以便广为流传。
起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膝并拢,头顶项直,下颏微收,两手变拳自然下垂于丹田处,两脚并拢,脚尖分开45度左右,目视前方成为预备式(图1)。
两拳同时拧翻,变为阳拳,右拳打出原地钻拳,左脚上步直趟(走出脚打踩意不落空之势),同时左拳起钻落翻变掌打出(打出一掌定乾坤的翻浪劲),右拳变掌急速像勾杆一样捋回为鹰捉式(图2,图3)。,两掌同时变为阳掌向前成十字手接架对方来手,右掌捋拿对方打来的右拳,并迅速摆头钻进对方腋下,将对方胳膊担在自己肩上,左胳膊上挑对方裆,将对方扛起,为鹞子束身式(图4,图5)。
右手拿完对方后,螺旋拧转到腰间,迅速起后脚(右脚)踏对方前膝,出右拳击打对方软肋或膻中穴,为懒龙卧道(图6-图8)。上步,两拳同时拧转,右拳架起到自己太阳穴旁,左拳打出为顺步炮拳(图9)。
左脚不动,右脚前迈,右拳直击对方欲抓自己左拳的来手,为垫步架崩拳(图10)。
=
先撤右脚,再撤左脚,两拳同时翻成阳拳,右拳由上向下撤回至右腰间,左拳由下向上横出直打为退步横拳(图11)。
右脚向前上大步与左脚屈膝并拢,左脚跟进,同时劈右拳击打对方,左拳回撤至腰间为上步劈拳(图12)。两拳直起上架,分拨开对方来拳,迅速往下击打对方腰部为白鹤亮翅(图13,图14)。
上步炮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