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教授我练拳二十几年的恩师林墨根先生说:“不要小看‘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大松大柔之中。”亦有练家喻“起势”乃太极拳架之母,此言确实言之有理。
有些拳师说“起势难”,这里说的“难”不是指动作的姿势难,而是说起势没有动力源。太极拳的动,不能是自己的动,也就是说不能是配合的动。起式之前没有动力源,此时手臂、胳膊是抬不起来的,如果抬起来了就是人为的乱动。起势如何获得动力源?应该是利用松沉至脚底的地面反弹力启动手臂,能动多少就动多少,少动一点是不到,多动一点就是过、就是妄动。太极拳要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由此可见,欲在手上有内劲,就要从脚下求之,做到一点有劲全身求,此即所谓求“整劲”。
在“起势”两臂未举之前,应先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做到了自然站立、立身中正(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对应成一直线)、全身放松(其中肩井穴、膻中穴、劳宫穴、涌泉穴尤为重要)、头颈竖直松开上领、下颌略向后收、两眼向前平视、静心平气,随后在意念的带领下缓慢从上到下依次松头顶、松面部、松颈部、松双肩、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跟、松涌泉穴、松脚趾。放松下沉时,意念犹如水流,流至哪里就松哪里,随着松开身势下沉,腿膝脚处亦相应弯曲,松沉至脚底就身势立稳了,然后准备做起势动作。
虚心实腹、松肩垂肘、松腰塌胯地沉至脚底,大脚趾和二脚趾慢慢抓地,提肛收腹吸气(提肛收腹是内收,是将气收到命门穴,不是收到胸肺部位),双手(两手之距稍宽于肩)在地面反弹力的作用和腰力的带领之下,缓慢均匀地举起,手指朝前伸,中指端意念上领。从梢节一沾而起,中节相随,根节相催,这是节节贯穿的“以梢带根”的练法,亦有拳家称为“端引”放松之法。双手上升时,手为阳,肩为阴,肩胛骨自然下落,同时膝盖伸直。此时手随势而起,人的重心在脚尖。待双臂向前轻轻抬起距略高于肩胛的2/3行程时,吸气改为呼气,继续把双臂抬起举至略高于肩,同时松开脚尖,重心移至脚跟,有自海底上拔之意。双手之指上领一下,脚趾再次抓地,再次提肛收腹吸气,双手小臂自然环状收回,手掌心好像降落伞一样准备落下来。双手下落时,手为阴,肩为阴,肩胛骨自然上升,同时膝微曲。脚趾松开,胸部放松,缓慢呼气,把手肩忘掉,双手慢匀下落。意念泉水从胸流至腹,腹部松。当双手落至丹田横向位置时,双掌向左右外侧分开吸气,然后当两掌按至胯前再往下落时缓慢呼气。意念水流至大腿,大腿放松;流至膝盖,膝盖放松,此时双臂应垂肘;流至小腿,小腿放松;流至踝关节,踝关节放松,此时双臂应塌腕,腕指不要跑气,气在手掌之中的劳宫穴;流到脚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