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技击快速入门
隐藏右侧

太极拳技击快速入门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当今习太极拳者甚众,多数人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有的人练的是养生架,却幻想得到技击真功夫,结果功夫没少下,到头来只能是皓首嗟叹一场空。
    武风武术网http://www.wfeng.net
      笔者总结几十年修炼太极拳之经验,悟出了一套太极拳快速入门之练法,具体概括为三点,即架子大、重技击、求内劲。习者按此法练拳,长功夫快、实战性强、成功率高,只要肯下苦功,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太极拳真谛,把太极拳练成科学拳、明白拳、适用拳,并能学以致用。
      一、架子大
      太极拳是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只有身肢放长,才能增强全身的弹性。掤劲生于弹性,弹性生于身肢的放长。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使躯干放长;沉肩坠肘,展指凸掌,使上肢放长;裆走下弧,脚趾抓地,使下肢放长。
      太极拳的“松实”指周身连接放长的拉伸量。筋短就紧,筋长就松,松的幅度决定于周身筋骨的拉伸量,筋骨的拉伸幅度越大,松的效果就越好。老前辈称之为“抻份”,追求“宁练筋长一寸,不求肉厚一分”,筋长则力大,“筋长一寸,劲增十倍”。
      力所能及的初学者应练大架子,加大运动幅度(即吞吐幅度),扎扎实实下一番苦功,追求一个“大”字――架子大,步子大。四肢拉大,八面支撑;抻筋拔骨,大开大合;屈要卷得紧,伸要展得尽。拧腰旋胯转膝踝,都要旋到最大角度,有的甚至旋转360度而形成弹簧腿、麻花腰。这样,动作到位、意识到位、劲力到位,演练起来轻而不浮、沉而不僵、舒展大气、挺拔潇洒,给人以高雅圆美的艺术享受,久之能把身体某些被忽视部位的劲道也发掘出来,周身彻底揉开,原本僵硬的筋骨就会变得富有弹性,体软如面,骨硬似铁。
      要达到上述标准,必须慢速低架练拳。低架是活动的桩功,低架出真功。低架子要求练拳过程中下肢弯曲,弓马步大腿放平,整个套路在演练过程中“平起平落不长个”,避免大起大落,尽量在同一高度完成全部动作。这样练习下肢筋骨肌肉短期内将发生显著变化,骨质密实、筋腱粗长、肌肉结实,下肢有力、底盘稳固、腰转灵活,从而增大周身运动幅度,开到家,合到位。到此阶段,才能真正做到用腰练拳,“腰如车轴,气为车轮”。练拳如同舞长龙,腰是龙头,四肢梢节是龙尾,其他关节依次舞动,将腰劲传到四肢百骸。
      按照上述要求通过科学而刻苦的修炼,就能从大虚大实进而虚实结合,令周身筋骨彻底松开。此时的松是关节和筋腱拉开后“松活”的松,加大了自身内在的松紧空间。只有彻底松开,才能节节贯穿,经络气血流畅,内气迅速到达肢体梢节,全身精力充沛、气力备增、五弓合一,周身无处不弹簧。随着练功日久,功力不断增长,外形动作逐渐由大变小,“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意念则由小变大,逐步进入“重意不重形”的高级阶段。此时,有什么样的意劲,就有什么样的拳劲;有什么样的境界人格,就有什么样的拳术风格。当练到忘记形体之日,就是你真正懂得太极拳之时。
      二、重技击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