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当》2002年第9期发表了张宝银先生“太极拳质疑三十问”一文,我们认为,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应该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全局高度,来明确把握对传统太极拳的整体认识,有必要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一是文化性原则。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认识方法上的区别。中华传统文化极力倡导对自然万物从整体上去认识把握(“整体观”),提倡用人体自身这台自然界中最灵妙的机器来“体悟”世间万物(“自然观”);而西方文化首重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擅长于开发利用外部机器来认识万物。此二者应该是各有千秋,对世界的认识方法也是殊路同归的。此理同样可以运用于解释内外家拳法具体练法的区别和最终目标技艺的玄同现象。然而值得说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因其“整体观”的方法论需要,对任何单一事物或技艺的探讨,都必须用多门学科知识和能力来综合研究,可以形象的比喻为“金字塔”形。概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以“博”取胜,厚积薄发;而西方文明则以“专”取胜,精益求精。所以说,中华传统中的每一门技艺的艺术顶峰都博大精深,绝不会出现单科独艺的一枝独秀。偶然的“天才”出现也不会长久。
二是传承性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技艺都有明显的师徒传承延续发展的特点,传统的“师道”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身教历来重于言教。君欲学作诗,“功夫在诗外”。此类传承之功绝非单指武术一艺,众多的传统技艺如琴棋书画,甚至瓦匠木工都是如此。这种传承性的特点就是传授形式上的分散性、教学方法上的随意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材施教),因而导致了学习成果的不规定性(达则兼善天下,困则独善其身),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套路演变理论分散乃至流派纷呈。可以想象,同一师傅对初学者的要求和对艺成者的要求能一样吗?即使是对同一个徒弟,几年前和几年后的教诲也自会不同,作为师傅讲解、教诲、拳谚等记载而成的文字理论发生变化,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出现,也就十分自然了。
三是层次性原则。对于不同的拳手和某一拳手的不同时期,其拳艺水平自有高下之分,对于不同层次的拳手来讲,所适应的修炼方法也是随之递进改变的。吾师杜子宇先生曾形象的比喻说:“过河需要渡船,但是过了河还能背着船前进吗?”以初练似简而后练又无所不包的无极桩功来看,同是无极桩,初练时必须严格注意外在的身形桩姿,而技艺成功后站无极桩时,则可形不外露存神意到即有含万法而为一的至高功效;更有甚者,初练时,桩功、套路、招法,每日千招万式、千修万练,而循序渐进而达高层次后,则无拳无意(是真意),得意忘形,得一而足。
总之,经过长期的岁月轮回,现存的太极拳理论中既有史料钩沉、道听师说,也有对初练者的宽泛要求;既有秘传与功深者的诀窍,也有练功者自身的独特体悟和擅长特点,绝不能用一个角度来做一概之论。
只有以上述三项原则为基本出发点,来研究探讨传统太极拳技艺,才能得出比较全面正确的看法和结论。否则,就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