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我酷爱中华武学。在研习武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解的问题,有的是请问师尊,有的是独立思考,现书写出来,以供同好参考。由于年代久远,惟恐记忆失真,或虽新近之学,难免体会有误,其错谬之处,皆属个人之责。
一、用意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一个显著的特点,也是习拳者十分向往的一种技击境界。如何先在心,后在身?如何意气君来,骨肉臣?令人难得要领。特别在技击中,如何用意不用力。
就此问题,我曾请益武学大师王培生老师。王师说:“在技击时,要将意离开双方的接触点。如对方以力推我左肩,意左肩则为顶,而要将意移至右肩,则既不顶,也不丢,彼力则不能动我身躯。武学上称此为‘脱壳’。又如放人于丈外,意必先行。意远,放人才远。”并言此非练至纯熟不可,才可以应付疾风暴雨式的格斗。王师诲人不倦,言简意赅,使初学者有径可循。
二、彼微动,己先动
武式太极拳宗师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过:“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有一些大武术家对这种提法颇有微言,有的学者则认为此言有语病。既然彼微动,则是彼己先动了,何以称已先动呢?
这里有一个意动与形动的问题。形动是外形之动,可看得见或可以触觉感知,而内里意动则不可知,所谓人不我知,我独知人也。彼微动者,是其形动,我先动者,指的是意动。从速度上讲,意动快于形动。所谓彼方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何况动手之先,一般拳手都已在高手意控之下。
三、不动之动
大武学家王芗斋老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微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大动、小动、微动,都只是外形之动,而不动者是形不动而意动,所以说不动之动的意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因此,我认为一切含有意动之桩功,都符合不动之动。由于意动能修炼和改善人体的内环境,激发出种种潜能,可谓是生生不已之动了。芗老拳学高深,寓意深刻,望各位方家不吝阐幽探微,发其妙理。
四、敷、盖、对、吞
在我从师于恩师郝少如老师时,曾请郝老师讲解什么是敷、盖、对、吞。郝师说:“没有练到气遍周身是不易听懂的。不如让你先尝尝味道。”
郝师一搭手,我体会敷之感觉是,周身不能动弹;盖之感觉是,我上抬下压都不得力;对之感觉是,我劲力过去,不见有什么化,郝师直接对我而来,使我无从抗拒;吞之感觉是,我虽猛力推撞,不觉老师有含胸走化,我的劲力有如泥牛入海,老师则丝毫未动。我问了一句:“我的劲力都吞到哪里去了?”老师说:“到我的大腿上了。”后知,所说的大腿是三虚保一实的实腿,实腿承受和消除了外来的一切力量。当时,韩劲奋先生在旁对我说:“老师更有上乘功夫,加紧学吧!”岁月无情,老师和好友劲奋都已离去十多年,幸有先师衣钵传人郝吟如先生及同门师兄弟担当了光大郝师武学的重任。
五、抗击有妙术
大凡练武之人,未学技击,每要先学抗打。身有抗打真功,在技击时便可放胆进攻。最有实用价值的是能在运动中经受打击的抗打功。有的苦练三个月能达到抗击算是最快的了。有的虽练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