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筑基三要
隐藏右侧

太极拳筑基三要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太极拳之内劲
    武风武术网http://www.wfeng.net
      顾名思义,内劲是蕴于内的一种劲。内劲这一名称,始见于陈金鑫的拳论,他对内劲的实质和运行作了解释。杨澄甫在《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内劲,他认为用时显有力不用时无力的,是外面的浮劲,最易被引动,而太极拳所需要的是内劲,不是浮劲。关于太极拳内劲,陈鑫认为是这样的:以意得气,轻轻运动,发于丹田,运行骨缝之内,再由骨缝运于肌肤,贯注于四梢(两手尖、两足尖);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逐渐产生一种绵软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内如钢条的劲;功夫越深,内劲的质量越高。杨澄甫也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棉里裹铁,分量极沉。”这种内劲是轻沉兼备,不柔不刚,急应能动随,虚实变化极为灵活。武禹襄说的:“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练钢,无坚不摧”,也指的是内劲的锻练。
      内劲潜移默化似旋式旋转,像水银般流动极为快速,在外形看,极为轻灵面不流于飘浮,沉着而不涉于呆滞,富有缠绵曲折的意趣。推手时如果没有这种内劲,是不可能将对方引之便来,不得不来;放之便去,不得不去的。郝少如曾说:“内劲初无定向,随人所动始有定向;如果内劲预先有往左往后之形,即犯偏沉之病。”这是说内劲须中正不偏;太极拳家所以把这种劲称为内劲,正是由于劲蓄于内,不露于外,刚柔混于无迹。
      太极拳之所以需要有这种内劲,是和推手的实践有关。推手如果单凭触觉灵敏,而缺乏一种浑厚轻灵的“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运劲如百练钢,无坚不摧”的内劲,就很难引动对方,放劲干脆,相反的容易被对方所引动。没有充足的内劲,出手没有威力,化也化不好,发也录好。想引动对方不能起作用,想化动对方劲又容易被压扁而身法被破坏。陈鑫指出:“气不由中心丹田而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气不充至肌肤毫末,则功夫短少而气歉,则外强中干,必至失败。此内劲之不可不研练也,果能研缗至此,则神乎技矣。”他又说到内劲是无定向而又有定向的,内劲是“至柔至刚”,“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灵活善变的,“善变无形并无穷,无穷功夫在百练,不疾而速得真宰,如此方称太极拳”。沾边粘鬃的缠丝劲是推手的灵魂,但必须有内劲作为统帅,方能起到“能汇万法为一,能衍一法为万”的作用。
      学习太极拳后,以意轻轻运动身肢,逐渐祛除僵劲,用功日久指尖渐觉膨胀而有汗液,手臂也渐觉绵软膨胀,以至不时有麻痛的感觉,这是开始换劲的阶段,是“旧力渐去,真劲渐生”的开始。再加功夫,手前按时指尖觉有无数微针似乎从指尖由内往外透发,背脊和臂腿中似有气流在灵活快速地缠绕,这是“意之所至,气即至焉”的境界,才算开始打通了“运劲无微不到”的大门。
      至于内劲运转时的轻重刚柔、快慢、虚实,应该是忽隐忽现的,要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