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河南张志强
在太极拳的功法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手法是构成套路的主要方法。其中掤法则为八法中的首要之法。我们知道,不论任何拳术,其技击的内涵无外乎防守与进攻。对于太极拳来说,棚法则是最为有效的防守之法。只有掤法到位,才能免遭侵犯,才能有机会有能力施展反击。
棚,在一般的字典中是查不到的字,它是内家拳法一种特有的力,从“棚”字演变而来。“棚”,系名词之意,诸如木棚、草棚、瓜棚等等。要想搭一个棚子,必须得有棍棒类物质搭成架子作支撑。在武术中,棚的衍生之意即为支撑。有了支撑,也就有了力量,故“棚”亦即力量之寓意。武中之力,可谓之劲或功力。因此,常将“棚”和“劲”作为一个完整的特有名词称之,即“棚劲”。无论在推手或技击中,如果自身整体有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别人就不会轻易地把自己放出或击出,自己才会具有放出或击出他人的先决条件;如果两臂存在良好的支撑效能,就能在进攻时势不可挡,在防守时可阻挡来犯者的进攻。
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对棚劲的论述为:“掤法向外,驾驭敌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故日棚。”对于棚的应用,大师强调说:“最忌板滞,又忌迟重。板者,不知自己之运动;滞者,不知敌人之取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则不成其为推手矣。迟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非太极拳家之所取也,必日掤者,黏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黏回,又不使己之掤手与胸部贴近。调化劲全赖转腰,一转腰则我之掤势已成矣。”
在太极拳中,其每一招式无一不含“掤”之要义。因此,务必要做到立身中正,行于圆迹,处处皆含支撑。太极拳虽然讲究放松,但放松并不是松塌,放松是为了更好地感悟整体或局部性的支撑;放松是获取掤劲的先决条件。只有松得开,才能搠得住,才能积柔成刚。因此,必须做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这个松中的紧即为掤劲,这个紧中的松即为虚灵。尤其是练到一定程度后,肢体越放松,自身的棚撑感和沉重感就越明显。此时若用臂腕接搭他人招式,对方必感我之防卫固若金汤;若用肢体搭于他人,对方则感千斤之重;若以拳掌击人,对方必感穿透效能十足。为了能更有效地体认棚劲或掤法,可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别训练:
在慢套路中求体会。动作的缓慢有利于身心放松,有利于使棚的感受交织地出现在招法招式中。
选择某些单式进行专门的反复练习,这样可加强某一方面的掤劲效果。诸如选择左右搂膝拗步、左右野马分鬃、云手等等,此种练法在大成拳中被称作为试力。在动作熟练化和棚劲贯通后,即可进行该招式下的发力练习,此即为将定态棚转为动态棚的过程。
进行太极桩功练习。站桩是内家拳法肌肉若一的练法,它可使局部的掤融贯为整体性的搠,这样无疑会使棚劲的威力得以延伸。
在推手或技击中,通常采用的掤劲之法为:当对方向我进击时,我以适当的招式将腕臂作为触点,先用掤法阻挡进攻的来势,然后,凭触点的感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与方向,最后再确定自己的打击目标与力度。在具体应用时,既可使用套路中的定招定式予以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