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中国讲身有三宝,精气神。精主要是讲“精肉“,也就是有形的身体构造,西方的武功主要是练肌肉,气是能量,主要讲”气量“,中医和中国武学对此特别关注,但气却是无形的,现代科学至今无法确定到底什么是气,但气的存在是无容置疑的。神那就更为奇妙的,神主要是”心神“,也叫”意识”。于是便有“心意”两字的关联。
中国的少林武功很注重气,少林七十二功很多是硬气功。而少林最厉害的看家功夫叫做“心意把”,在这里“心意”出现了。少林的心意把与心意拳的创始人姬隆丰相关。心意拳的现存内容远比少林心意把完备,因此,逻辑上可以说是姬隆丰保守地在少林寺留下了几把心意功夫,却把大部分的内容保守起来。
心意拳到了李洛能手里改名为“形意拳”,这一改就改出大毛病来,把中国文化中最精髓的“心意”两字抛弃了。都说李洛能是个农民,号称“李老农”,老农的功夫肯定很厉害,但把好好的“心意”改为“形意”,那只能用农民意识来解释了。
这个心意比气更玄乎,改就改吧,反正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心意到底该如何去练。大侠原本也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够学到这个中国内家武学的至深秘密。没有想到2003年在法拉盛陈守孚老师这里学到了,果真是大隐隐于市啊。大侠练了9年,对心意两字也有了些许体验。今年决定把此绝密公开与世界。
中国内家拳之王称为“心意六合拳”,六合为外三合,内三合,外三合多为身体的结构力学,内三合却神秘莫测。就文字而言,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三合中又有一个著名的“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拳原则,而王芗斋则提“意拳”。由此可见,心意气力四者中,意最被看重。那么其他三者呢,心、气、力为何被贬低呢?
其实,古人讲内三合是讲三种拳法:气拳、意拳、心拳。气拳的秘密在肉体呼吸,意拳的秘密在灵肉统合,心拳的秘密在天人合一。目前大多数人练的拳法如果能够达到气拳的境界,那就是很威武雄壮的样子了,“水浒”里的李逵便是典范。到了意拳那就要开始体悟灵魂意识心理,粗人们对此不屑,便无法入门了。浪子燕青可以把黑大个李逵玩于掌股,那便是意拳的境界了。心拳呢,“水浒”里108将没有人可以达到,于是便出现一个道家的“张真人”。不过那个张真人的境界简直就是半人半仙了,所以纯粹的心拳,凡人练不了。
因此便有了从意向心向道的追求,这就是心意道的宗旨,从气拳到意拳,然后再去追求心意拳(特别注解一下,此处的意拳和心意拳非指王芗斋的意拳和河南心意拳,而是一种逻辑推演。)
现在很多练太极拳的人练不出功夫,却在那里大喊用意不用力的伟大,原因是他们不懂气拳。如果气拳不懂,空喊意拳,那就是纸老虎的功夫。而国内流行的武术套路练习,那就是一个力拳,和气拳比差了一截。
以意引气,以气引力,这是一个功的顺序逻辑,因此,才有用意不用力的说法,因为力是战士,气是战将,意是参谋,心是统帅。
意拳的功夫更多在觉知体悟,而非肌肉蛮力。用意不用力的确是一句很容易引起歧义的话。中间缺少的一个关键便是“气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