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正像发生在民国初年的“宋书铭事件”,不是子乌虚有的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武林往事一样。不管宋书铭多么神龙见首不见尾,他讲述的历史多么可疑,《宋谱》的文字从文史角度有多少漏洞,但他所传授的拳艺,却是真实存在且确有实效的。如果这不是事实,我们实在想像不出来,当年许禹生、纪子修、吴鉴泉这些拳学大佬,有什么理由为一个并不出名的宋书铭当“托儿”,并在以后为推行宋的主张而不遗余力。所以说,视而不见或不予承认是不行的。争论归争论,广大实践者不是没有鉴别力的傻瓜。所以,我以为以宋氏太极拳为代表的众多的源流有序、另有出处的诸家太极拳,还是应实事求是地正视为好,不能因“太极拳起源地挂牌陈家沟”而终结或停滞不前。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会不断的深化、提高和更新,从而产生质的飞跃。
一、据《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宋远桥记:“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至余十四代”。“所传太极功之拳名三世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俞氏太极功,名日先天拳,亦名长拳。得唐李道子所传”。“缘余游江南泾县访俞家,方知俞家先天拳亦如余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俞家太极功系唐时李道子所传”。“莲舟与余常与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相往还。后余七人再往武当山拜李祖师未遇,于太和山玉虚宫见玉虚子张三丰。三丰盖张松溪、张翠山师也。洪武初即在此山修炼。余七人在山拜求请益者月余而归。松溪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之别名也。”
宋书铭约生于1840年,清末文人,拳技绝伦,他练的太极拳取“人有三世(即天前、地后、人今三世),拳分七品(即门外、入门、阶及、当堂、入室、开窍、神化七个层次)”之意,名日“三世七”。因由三十七个拳势组成,又称“三十七势”。民国初年(1912年),许禹生(33岁)偕同武术界享有盛名的纪子修(67岁)、吴鉴泉(42岁)、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与古稀之年的宋书铭(72岁)相会切磋拳技,“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肩,掷至后方寻丈以外(引自王新午着《太极拳阐宗》)”,获得惨败,遂被折服,钦佩之至,磕头请为弟子。同时,说明宋的太极拳技不是从杨露禅那里学来的(杨氏父子也不承认有宋书铭这个弟子),是出自家传。宋书铭太极拳技高深莫测,技折武术名家的真实事件,至今传颂武林,为习武人所乐道。
二、吴图南先生在《太极拳之研究》一书中讲:“北京的白云观,张三丰曾在那里住过。民国初年,我到白云观遇见一个道士名叫胡玉玺,当时他在北京教太极拳。我问他由什么地方学来的,他说:‘自明朝以后,我们这个观里就经常以此为功课,除去演礼、奏乐、念经之外,拿太极拳作为运动的方法。’他也重复地讲:‘欲大成者化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他还解释说:‘太极拳是备而不用的,不是拿它去提倡宗教,道教是以长寿为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