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剑走青,刀走黑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的中和之道(上)——从太极拳的守中用中体悟中和之道
隐藏右侧

太极拳的中和之道(上)——从太极拳的守中用中体悟中和之道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丰富的道德思想,其“中庸”、“中和”、“中正”的“中道”思想是儒道两家的核心。儒家从“天道与人道一体”观念出发,注重血缘人伦关系和宗法制度,以“性善论”为主线,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道德性和类群性,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理念。道家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出发,遵从“人性自然”,强调“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从反向人手,提出“清静无为”、“崇下法水”、“守柔处雌”、“不争而善胜”等观念,特别是老子提倡的“不善者吾亦善之”的“以德报怨”的理念,奠定了道家道教的“崇德尚柔”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无不受其道德思想方面的影响。脱胎于道教内丹术动功的太极拳,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变中,在不断的运动实践中,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理论方面的支撑,使太极拳以运动的形式和理念承载着这些道儒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太极拳具有了“道义”拳、“仁 义”拳和“道德”拳的自身痕迹。那些“先天拳”、“揉球拳”、“圆拳”等诸多别名,也只是丰富了这种太极拳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在当代老少皆宜、中外皆知的太极拳风靡世界时,我们让太极拳学的文化内涵不要只蕴含在太极拳的门规戒律、拳术人物和拳术风格三个方面,而是走出拳家、拳架和练拳者,透过拳家看为人(为人看修养,修养见功夫),通过拳架知拳理(拳理即事理,事理皆拳理,拳理即道理),变通拳理看世事,看遍世间再回味拳理和人生。

    一、从“守中”正直的形架,到头顶悬意的中线平衡,看人生事物的中和之道。

    《张三丰太极拳经》云:“太极拳,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拥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捌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日十三势。这就是说,太极拳又称十三势,是指八手法,五身法,合称十三势,用八卦五行可对应其理论。道教继承周易八卦理论和阴阳五行说的观念,运用在诸道术之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中央无极土位居其中,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复生金,都是从中开始,周而复始。(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把太极拳的八手法五身法融进五行八卦理论,相互验证,使太极拳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论体系。

    笔者在《武当三丰太极拳》一书中特别提到,“立身中正头顶悬”.是太极拳守中用中的真实写照。太极拳的守中观首先要“中定”,有中定就有了一切,正如李派太极传人张绍堂先生说:“一身辗转不离中,周身无处不太极。太极围绕中定运,万法皆由中定生。”太极拳的中定就是身法中正,要求脚跟立定,重心稳定。脚跟立定,可培养习练者的自立自主,自尊自强的主体意识。重心稳定,可培养习练者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不偏不倚的品性,在动态中恰当地把握住自己,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做人为人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