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三尖對照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古传太极拳九要论
隐藏右侧

古传太极拳九要论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一、一体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分之必有其合也。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必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可成归于一本,事非必有然哉。且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夫所谓一者,下至足底,内有脏腑筋骨,而外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连而为一贯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联,前后相续,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沉静,寂然堪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如塌,出手而则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者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疑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岂无所致而云然乎?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并功以久练而终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才能豁然之境,不费格物致知之功,始知事无难易,用功唯自进,不可躐等,不烦急遽,按步就序,循次而进,百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自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

    二、阴阳

    大地间森罗万象新陈代谢,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也,亦未尚有直而不曲者也,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今古不移之理也。常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乎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阴气上行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阳气上行仍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何为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而要之,阳以滋阴,阴以济阳,混其用而言之,为劲为气,分而言之,为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口不能无呼吸,鼻不能无出入,而所为对待循环阴阳不易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

    三、三节

    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数。可分为三。三节云者,上、中、下焉。以一身言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以头面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以中节言之:胸为梢节、腹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以下节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肱言之: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手言之: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至于足则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要之,既莫非三节之所为,也莫非着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自空,下节不明,自家吃跌,岂可忽乎?至于气之发动,要皆自梢节起,中节随之,根节催之。然此犹是节节而分言之也,若合而言之,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平哉?

    四、四梢

    试于论身论气之外,而进论乎梢者焉。夫梢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