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力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要撬动一个物体就要寻找一个支点,其目的是为了省力,这就是杠杆原理。再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骤然刹车也难戛然而止,这就是惯性原理。对于力学原理的应用,在太极拳中也非常重要。太极拳被称为圆的运动,其中的玄机蕴藏了许多力学原理。
我们知道,一个力对物体产生作用,必须符合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者缺一不可。力量越大,对物体作用越大,但如果失去作用点,再大的力也是无用之力。太极拳的圆运动和柔化作用,就是为了使来犯之力化为乌有。正因为如此,在太极拳中,不论推手还是实战,我们总是设法先在对方身上找受力点,然后通过有效的招法将强大的爆发力施加给对方。如果此力以发放力的形式作用于对方,对方必跌出无疑;如果作用于对方的力量是以穿透力的形式发出,此力必然伤及对方脏腑。当然,如果寻求不到在对方身上的作用点,或者自身的招法被对方破解而失去作用点,我之任何力均如泥牛入海。同样道理,为了不让对方在我身上找到作用点,我可通过肢体的触觉控制或身法调整将来势化解,使对方感到所施之招、所发之力如同作用于不停滚动的球体上,一旦触之即被弧形的切面化解。事实上,太极拳乃至其他拳术的推手都是为了完成找力点的过程。由此可见,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得到有效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防守和进攻的目的。为此,必须遵循更多的力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牛顿第一定律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在太极拳中,若能很好地将惯性定律加以利用,则可起到省力巧打的作用。
例如,对方以右拳快速向我冲来,我立即向左闪身,然后绕身于对方右侧,两掌以螺旋之力击其背部,对方的前冲惯性力和我的打击力必使对方扑地而倒(图1、2、3)。
也可采取这样的方法操作:当对方的拳锋将至之际,我先以右臂格挡,再使右臂边外旋边向右弧形缠绕,目的是将对方之力引开,与此同时,左掌则向右后方拍打对方背部(图4、5、6)。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右臂迎挡时,不要以力相抗,否则就会阻碍了对方的惯性作用,反而不易使之向前跌出,我欲取得较好效果,左掌必须施以更大的拍打力。
此外,我还可以采用绊腿的方法,使其下肢“急刹车”,以此加大对方上体的惯性,使其跌出。
二、牛顿第二定律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到的作用力(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其数学表示式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显而易见,如果要使对方受到较大的力而被放出或击倒,第一是要增加自身的质量。俗话说,身大力不亏。自身体重越大,所产生的力量就越大;当对方以力作用于我时,则很难使我产生较大的加速度。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练拳而使自身体重无限制地增加,我们要做的就是使有限的体重得到无限的发挥,其方法就是通过盘架子或太极桩功来增加自身的重力感和下盘的稳固性。第二就是在我以力作用于对方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