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晏骏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政府对大众运动场地的长期投入,我国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运动群体,其年龄分布之广,纵观大众群体的运动项目,太极拳排在所有运动项目的首位。太极拳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备受世人喜爱,其健身养生的功效不言而喻。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知道有没有。”现今社会习练太极拳的人数众多,但真正懂得如何去练习的人并无一二。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习拳经验和对拳友练拳时的观察,发现多数人对太极拳的习练只停留在外形姿态的模仿——徒手操式的太极拳价段。拳论云:“由着熟到懂劲,由懂劲价及神明。”太极拳的练拳过程必须“周身一家”、 “上下相随”,为此笔者以头、上肢、下肢三个部分为例提出它们各自在太极拳行拳走架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只有把握住所提的问题,不断地去贴近,在往后练习太极拳的过程当中才能逐渐增长自身功力。
头:头在太极拳行拳走架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拳论云:“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对于头的描述一般都包含“项”在内,太极拳如何做到“顶头悬”?我们不妨把项直起来感受一下。 “项”也叫做颈、脖子,把脖子直起来,下巴微微内收,即“直项圆胸”,这样才能“顶头悬”, “顶头悬”才能“神贯项”。光有“直项圆胸”还不够,太极拳的十三势中提到过“进、退、顾、盼、定”这五种技法,其实“顾”与“盼”都是对眼神而言,称为“左顾、右盼”,在太极拳“左顾右盼”的前提条件是眼睛直视前方三到五米的范围,这也就恰到做到了“顶头悬”。我们可以自我感觉一下,当我们在行拳走架途中,眼神所注视的距离范围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身形的姿态, “看远了动作飘,看近了动作僵”。为此,保持眼神控制在三到五米范围之内,下巴微微内收,且直项圆胸的这一状态,是对于头部在行拳走架当中的具体要求。
上肢。 《运动解剖学》对上肢的解释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肩、肘、前臂和手。”太极拳对手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的基本形态,二是行拳走架过程当中手的技法形态。太极拳要求手的基本形态是“自然舒指”。何为“自然”状态呢?人们在行走的时候两臂随脚步重心前后摆动时,手的状态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那在自然的状态下稍微给点力度,让指头舒张开来且舒服,这就是太极拳的手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兰花指”等其他形态的手都不是太极拳的手。在行拳走架过程当中,手的技法形态又是怎样的呢?以简化太极拳左野马分鬃承接右野马分鬃为例:在重心移至左脚收脚脚尖点地的过程当中,右手的形态应为“抄手形态”,即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力点位于大拇指鱼际内侧。对于前臂的要求呢7拳论有云:“虚实分明掤贯穿。”以简化太极拳为例:太极拳中的右抱球动作,其重心在右,且右手臂在上、左手臂在下,掌心相对。有研究指出:在做抱球动作时,应体现出两个力,分别是向心力与张力,向心力向内,张力向外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