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谢远基
放松是武术气功中的重要概念,太极拳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研究太极拳放松的本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太极拳练习中达到正确放松,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很有意义。
一、太极拳放松的本质特点
学习太极拳之难,首先难在对松的理解和领会。先人有云:“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松是太极拳练家的终生追求,一世修炼的至高境界。正如著名武术家王宗岳《十三势歌》云:“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武禹襄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杨澄甫每日教授郑曼青等徒弟时,必重复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台湾叶金山同道说:“因为松是一种极高的无形境界,没有练到真松的人,根本不可能明白松是什么。”
由上可见,松是太极拳练习时需要把握的精髓。那太极拳之松到底是如何的呢?府内派太极拳传人李正认为:“松是一种状态,它的外在表现为肢体动作的自然、自如、自由,精神面貌的安详。自然的就不是刻意的,自如的就不是受约束的,自由的就不是被迫的。它的内在要求是心理状态的平和,肌肉的放松,经络的通畅。”其实,松作为一种操作方法和行功状态,几乎存在于任何一门中华传统武术气功的修炼之中。太极拳松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体各部分和体内各系统在意识引领下对地球万有引力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服从和运用。它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华武术气功修持的重要因素,在整个太极拳修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主观性
太极拳的松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是一种在人的意念引领下的放松。意念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通过语言、形象、动作等形式的反馈,构建、重组、优化,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和激发人体潜能目的的工具。练习太极拳要达到的放松,是在意念的主导下实现的。通过意念导引的放松、松展,全身各个脏器才能有序地运行松展,肌肉韧带、关节才能处处松开拉长。
对此,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总结道:“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用意念提起精神,腹内松静,才可达到轻灵而不迟重的境界。《拳论》也云:“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股。”“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又云:“对拉拔长,逢上必下,前进之中必有后撑。”这些关于放松、松展、节节贯串的要求,都是在意念引领下实现的。腰胯以上松开要在意念引领下往上领拔,腰胯以下松开是在意念引领下往下沉坠。上领是采天之气,下沉是接地之力,这就是松展的要义。没有意念的正确引领容易造成肢体僵紧不灵活。
武禹襄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心为驱使,神为主帅。”在这里,武禹襄阐述了练习太极拳时意念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意念的主观性。太极拳每势动作,从头到尾都包含有“弓状”的对拉劲力,在完成一个动作时,总是先有一个意念,“偏沉则随”,在充分放松后再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对拉弓劲的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