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通臂拳又名通背拳,通背拳强调以猿取势,放长击远,所以也称“长拳”。
通背拳形成历史久远,在河南少林寺得福居禅师的《少林衣钵直传》中开篇就提到:以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臂为母”。太祖是指宋太祖赵匡胤,韩通是后周将领,字仲达,太原人。
明末清初学者黄百家所著的《内家拳法》中有歌诀颂: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势,撤出抱月不相饶,扬鞭左右人难及,煞锤冲掳两翅摇。
本文内容分前八手、中八手、后八手,一共是二十四散手,每一手均有特定的攻防技法,出手使招讲求连环击出,打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结合,放长击远,疾中加疾,探背吞吐,手法连贯,有歌词曰:通臂加劈挂,神鬼也害怕。
一、伸手拍踏裹手炮
甲者左脚上提护裆,同时,右手以掌心向前拍打乙者左小臂,手心向下,左手收于左腰侧,两腿成右独立步,伸肩探背,目视乙者脸部。
乙者见势,两脚往后跳半步,左手上架,右手护于下巴下不变,两腿成马步,目视甲者右手(图1—1)。
乙者左脚迅速向前进一步,两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往左横格,右手以拳猛击甲者胸口,身腰左转,目视甲者脸部。
甲者见势,左脚迅速往后退一步,两腿成右歇步。同时,左手以小臂由左向右横格乙者右拳肘关节,右手往后平摆,身腰右转,目视乙者脸部(图1—2)。
甲者见势,左脚迅速往左前方闪进一步,同时,左手向左侧横格,右手变拳迅速冲打乙者胸口,身体前探,身腰左转,两腿成左弓步,目视乙者脸部(图1—3)。
此图是甲者击中乙者的运动状态(图1—4)。
二、箭弹拍打腾飞脚
甲者左脚上提护裆,同时,右手以掌心向前拍打乙者左小臂,左手收于左腰际,伸肩探背,吞腹缩肚,目视乙者脸部。
乙者见势,左脚往后退一步,右手上架护头,左手收于左腰际,身腰左转,两腿成右双弓步,目视甲者右手(图2—1)。
甲者见势,左脚下踏,右脚迅速向前弹踢乙者下巴,左手向前拍打乙者面部,右手收回右腰际,伸肩探背,放长击远,目视乙者脸部。
乙者见势,右脚迅速往后撤退一步,同时,身腰右转,左手向右横格,右手收于右腰际,两腿成马步,目视甲者左手(图2—2)。
甲者左脚跳起腾空,右脚扣裆护阴,于空中,左脚迅速向前侧踹乙者脸部,同时,身体向后侧卧,右手收于下巴下,左手伸展,拳心向下,目视乙者脸部(图2—3)。
此图是甲者击中乙者的运动状态(图2—4)。
三、拍穿进步打中拳
甲者左脚上提护裆,右手向前以掌心拍打乙者左小臂,左手回收于左腰际,伸肩探背,吞腹收肚,目视乙者脸部。
乙者见势,左手迎接甲者右手,架挡甲者右拍击,右手不变,两腿变成侧马步,目视甲者右手(图3—1)。
甲者见乙者硬架,左脚迅速向前踏进一步,同时,左手疾穿攻击乙者脸部,掌心向下,右手收回于右腰际,身腰右转,两腿成左弓步,目视乙者脸部。
乙者见势,左脚迅速退一步,两腿成左丁步,同时,左手向右横格甲者左手小臂,右手不变,身腰右转,目视甲者左手掌(图3—2)。
甲者见乙者退步格挡其左穿掌,左手迅速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