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笔者二十年前就著文介绍中国武术中罕见门派“通背合一门”之概况,近年来笔者不再闻武术界事,惟独有关“通背合一门”的资料、讯息均悉心收集,惟恐漏失,但十九年只得一麟半爪,且只是介绍一些动作的东西。最近总算看到一篇大文、一本书。文章是发表于《精武》杂志2004年9期的《静海武林有奇葩,合一通背又一枝》(以下简称《静文》),作者燕野耕夫;书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通臂二十四势》(以下简称为《通书》),主编为郭瑞祥。
阐说“通背合一门”
《通书》主编者郭瑞祥先生,在十八年前,笔者就得闻其大名,这是笔者为了进一步了解刘玉春大师生平,致书河北省武术队主教练翟金生先生,代为查询。翟教练就来信向我介绍了刘玉春大师学生郭长生之哲嗣郭瑞祥先生与他是好友,并曾和郭瑞祥先生合写了一份介绍简单情况的材料给笔者(原信、原件都有保存),那时笔者始知,武术界前辈郭长生有一哲嗣郭瑞祥,除了练劈挂亦在练通背拳。但至今笔者跟郭先生未见过面,亦真是“神交已久,缘悭一面”,尔后,才从武术刊物中陆陆续续得知些郭先生的情况,并知近二十年来郭先生在武术园地勤于耕耘,成就卓著。笔者由衷感到可敬、可喜、可贺!
但是读罢郭先生主编之大作,却令笔者很是失望,亦是激起笔者再次执笔写武术文章的原动力之一。正因为“通背合一门”流传不广,极为罕见,那就更应该尽最大努力地“求真、存实”!须知“通背合一门”不是哪家哪姓之“家宝”,而是民族之“国宝”,中国之“国宝”!
中国武术,门派拳种,如今几近千种,为什么笔者对“通背合一门”情有独钟呢?因为它古朴无华、传承有绪、毫不玄虚;因为它可知可行、实实在在,不靠鬼神道佛;因为它系统性强、可操作性强,十分科学、可行!“通背合一门”也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拳击”,因为该门中严格地讲根本不用腿法,讲究击打、击倒,以步法、身法、劲力胜人,以连击胜人,充分体现了“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招招架架,就是十下”之技击精义。简言之,是以速度、劲力、技巧胜人。若“通背合一门”也如其它一些门派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苦修苦练,那此门派亦就不可贵了,当年曹晏海也不可能跟郭长生学了一年左右的通背拳能在杭州擂台上巧打刘高升了。
其实,中国武术各“门派”各“拳种”确有优劣之分,门派不同无非方法不同,方法不同,就有成效高低之别。再者,培养出一个出色的技击人材,因素很多,诸如本人的身体质素、悟性、老师的教育方法、本人的修炼程度等等。
“通背合一门”好就好在方法,乃是我们的先人积几代人甚至几世人才总结出来的“技击方法”,令人真是叹为观止!
笔者看到《通书》后,恕我直言,很失望!首先郭先生自称一门派之“掌门人”(见《通书》第7页),好似当之无愧。但是须知中国历代以来,练武术的人是从来没有“掌门人”一说的,此乃“武侠小说家”言,试问当今各流传有绪的武术门派,如形意、八卦、各式太极、八极等等谁是“掌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