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当武功深受道教阴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
道教把世界看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这种对立统一的现象,《易经》用“阴阳”二字来概括。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于是产生了生生不己、无穷无尽的变化.
武当武功从理论和技术上都极力推祟阴阳,从拳技上讲,武当拳功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合和内中藏”,“内讲气功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沙国政《八封转掌歌》);“鹰雄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三源”(李存义《心意两仪歌》);“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王宗岳《太极拳论》)。王培生则说得更为明白:“任何法则的精髓,千变万化,也决不会离开阴阳。例如行拳中的前进后退是阴阳;重心转移时,虚实又是阴阳;往复折迭的法则,更是离不开阴阳”(石才《乾坤戊己功》)。就是说,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武当拳功的每一个动作,是开是合、是动是静、是刚是柔、是隐是显、是虚是实、是缓是急,都是基于阴阳这一根本法则而变化的,因此,“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冯志样《太极拳精选》),不懂阴阳,就无法习拳。
在交手中运用阴阳对立战术,武当武功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进取、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顺逆、开合等阴阳双方变化规律,根据对方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才会有粘走应敌之法。在对敌中,就能因势利导,得心应手,变化自如。或“避实就虚”,或“引进落空”,或“随曲就伸”,或“后发先至”,或“先蓄势而后发出以击敌,蓄于内以击外,蓄于上而击下,蓄于前而击后”(《曹氏八卦掌谱》)。
总之,明于阴阳变化,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或腾挪闪展,或借力打力,或四两拨千斤来使自己避开死地,使敌落入困境,使犯者立仆。武当淮河派传人程定远说:“凡是用阴阳为主,静以制动,掌握对方进攻的方向、径路,然后乖虚回击的掌法都属内家拳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