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枪如游龙,棍似旋风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武林门派 > 四川武术——黄林派 峨眉等桩拳 (一)
隐藏右侧

四川武术——黄林派 峨眉等桩拳 (一)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等桩拳”是峨眉黄林派拳系中的一个以练人盘为主、着重练习身法的基础套路。它属于内家拳范畴。千百年来辗转相传,目前流传于四川成都地区,是极具巴蜀特色的地方拳种。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仅有很少的人继承和掌握。为了挽救、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巴蜀武术文化遗产,使它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现将它整理,并附上图解,贡献给广大爱好巴蜀武术文化的朋友们。
      峨眉黄林派拳系的基础练习共分为三盘,即天盘、地盘、人盘。在每个套路中各施机能、分突重点,最后达到完整统一、天人合一、运用自如的效果。等桩,从字面上讲:等者,等待也,意为首先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事态或情况出现,施机而发;桩者桩子也,如一端埋入土中的柱形物,沉稳、雄健、挺拔。本篇介绍的等桩拳就是前人据此原理从“火龙滚”中提其精要,以练身法。在套路中它以身法变化为基础,配合手法、眼法、腿步、步法以达到随机转折自如的能力,所以在此拳的练习中重点表现出以身体转换不离中正、化解避让不失重心的特点。
      全套共有三十六势,功架多为中桩。动作小巧紧卷,无大开大合。身形要求:头顶项直、含胸拔背、拧腰落臀。运动路线为之字蛇行(形)。由于等桩拳对身法要求尤为严格,并且变化很多(如:拧、转、逆、扁、柔、蛹、仰、俯、吞、吐、浮、沉等),加之步法变换,要求脚踏两仪、步入边门。所以整个套路在演练中要表现出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异变奇特、身处绝境、险中呈巧的境界。
      等桩拳具有矫健柔活的风格和防守巧妙的特点,它不仅对发展身体各部位的力量、速度、柔韧和灵活等素质有明显的作用,而且通过对脊椎、腰、胯的运动幅度、活动范围的增大从而达到动作协调、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演练中要求身巧圆随、转折自如、连绵奇巧、待机即发、待发松柔、发劲脆快,步走两仪、腰如蛇行、一气呵成。
      
      等桩拳中的主要手型
      
      剑(箭)拳: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第一、二、三指骨向手心卷握,食指第二、三指骨卷屈附于中指第一指骨上侧,拇指向内弯屈压于中指第二指骨侧。(图1)
      
      虎指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第二、三指骨向掌内卷屈。拇指向内弯屈压于食指掌骨则。(图2)
      柳叶掌:拇指弯屈压于食指掌骨侧,其余四指并拢伸直上翘。(图3)
      
      八字掌: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伸直上翘。(图4)
      巴旋掌:五指自然分开,手心内凹,微向小指方向旋转。(图5)
      
      龙爪: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第二、三指骨微屈,腕关节向手心的一面弯屈。拇指下垂内合,第一指骨尽量向前臂处牵引,第二指骨微屈。(图6)
      鹰爪: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分开,拇指张开内合,五指第二、三指骨略向手心弯屈。(图7)
      
      等桩拳套路图解
      
      预备式:面向东方,并步直立,头顶脖直,立腰落臂,两臂下垂,左右手掌心向内,自然落于大腿左右两侧,全身放松,面部自然,嘴微闭,舌平放,调平呼吸,思想人静,两眼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