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散手作为武术的分支,以其“远踢、近打、贴身摔”的独特技法名扬世界武坛。随着散手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如散打王比赛的举行,各级各类散打比赛的举行,我们发现,在同一级别比赛中若运动员水平相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会左右整个比赛结果。因此,怎样在比赛前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淋漓尽致的发挥,是每位教练员力求得以解决的问题。
一、赛前心理准备
1.端正参赛动机
运动员参加比赛动机各种各样,有为集体争光,有为个人荣誉奋斗的。教练员应根据不同的运动员,采取相应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摆正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的关系。
2.树立必胜的信念
运动员树立信心是发挥技术实力条件之一。造成信心不足的原因很多,如比赛经验不足,以前负于对手,碰到名气很大的对手,自己有伤等。了解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有针对性地教育。进行心理训练等。
3.顽强的意志
散打比赛是对运动员意志毅力的考验,因为比赛是在大强度,快节奏的对抗气势中进行。任何一点意志松懈都会导致失败,因此,顽强的意志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弱小变强大,达到取胜的目的。
二、赛前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1.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是体育领域最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表象训练法有助于强化运动技术的学习,加快动作的熟炼和改进速度,加深和巩固动作的效果。如:运动中的拳腿组合练习,左侧 踹接左右直拳接右边腿。这个动作要连贯,自由运用有一定难度。采用表象训练 法则效果很好。先将动作要领、顺序等在脑海中仔细回想三到五遍,进攻时机,拳腿怎样配合,步法如何等。然后进行实际动作的分解和连贯训练。如遇到困难,则闭上眼睛,脑海中仔细想每一个动作的连接,然后进行实际动作练习。比赛前对成功动作的表象体验有助于起到激励作用,使运动员充满必胜信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2.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目的是为运动员参赛作好适应性准备,模拟训练法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性,在脑海中建立正确动力结构以便使技战术在意外情况下正常发挥,模拟训练法可分为实境模拟和语言图象模拟两为类。实景模拟是设置竞赛的情境和有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它包括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技术、战术等。1999年中美对抗赛前,中方为了对付美国拳击手的重拳,特选擅长拳击的选手当陪练,陪练模拟美方拳击手的特点,专用拳法进攻对手。实践证明,中方大获全胜,效果显著。全国武警散打比赛前,广东队某队员边腿又快又狠,防不胜防。辽宁队为对付其边腿进攻,特选队员模拟广东队边腿当陪练,在实践中找到克制对手边腿的方法。几个星期下来,获益非浅,结果辽宁队轻松战胜对手。语言图象模拟法是利用语言和图像进行模拟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