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许多人对“气”也许并不陌生,如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人活一口气,佛活一柱香”;“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气色好或不好”;“气势”;“生气”等等。但一提丹田气、经络等就有许多人不相信,说是迷信,甚至在众多内家拳练习者中也有许多人不相信有气的存在。拳论中有句最经典的话是“在气则滞”。那到底“气”是什么东西?它到底存不存在呢?
我通过十几年武术的练习体悟,及对各种权威经典书籍的理解,发表一下个人浅见,万望高人指教。
首先《黄帝内经》就详细地描述了经络(气行走的路线)及得气的方法,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说当心处于安静、没有杂念、一念不生、一念不灭、含光默默、有意无意等状态,同时身体处于虚空状态,呼吸处于细、匀、长,即呼吸绵绵状态,“气”自然而然就会找你,不求而得。其他各门派内功心法都提到“精气神”,中医更是以这些认识为基础,认为气是血之帅,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
谈到“气”不能不说一下“丹田气”,其实就是全身最能聚气的地方。那“气”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个人认为“气”的成分并不是像空气一样的东西,但它有空气同样的性质,它活跃、无处不在、飘渺、捉摸不定,但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就像电在导体里运行产生巨大能量一样,把导电的铜丝从横截面剖开,能看见电在流动吗?显然看不见,你只能看见铜的成分存在,但你可以感受到电能量。另外我认为还有借“气”这个假来修“身”这个真的方法问题,当我们通过练功及意念的引导,想像气的膨胀、流动,就真的会有通身舒畅的感觉,也就是“气感”。
内家拳把练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男人的精舍在下丹田即会阴深处,气舍在中丹田即肚脐下生殖器上一片区域,神舍在上丹田即两眉中间印堂穴。到底上、中、下丹田在什么地方,其实并不十分重要。这种说法也许和某些人或资料有不一致的地方,只是一种表述方式。我练功的实际感受就是在会阴深处燃烧了“精”,才化成了“气”的。内功心法云“未结丹时需武火凝之,既结丹以文火养之”。结丹一般需要长时间的摒息凝神于中丹田才可以,但初学者一般不能立刻排除杂念,或者功利心强,意念过重,导致气滞于某处产生疼痛,就是所谓“走火入魔”。我是用站低桩的方法来把意念强行而安全地引导到身体上。火力够才能点燃、煮沸这锅水,所谓“火候”真的很重要。拳经又云“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燥;意不可散,意散则火灭。唯一念不生,一念不灭,含光默默,真息绵绵,圆明觉照,常自惺惺,此常养圣胎之真火候也”。
过了练精化气阶段,这时肌肉化“没了”(指打拳时没有肌肉牵扯、疼痛感),外力拙力换成内劲、整劲,丹田气充盈饱满,发自内心有力量感了,就可以“行气”了。就像有些前辈比喻的,站桩是攒钱(攒丹田气),打拳是花钱(导引气运行到全身经络),这时太极拳套路就能发挥他的作用了。太极拳又称“行气拳”,他是一种很高妙、系统、科学的以形导气的好功法。太极拳为什么
...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