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摘要:文章以科技时代创意产业为背景,以武术文化现代化转型为视角,分析了传统武术文化如何更好地在科技时代传承与传播这一问题。针对传统的武术传承与传播模式所存在的产量小、周期长等问题,对高科技武术游戏的武术文化传承、传播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高科技武术游戏是科技时代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高科技武术游戏的产生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产物。孕育传统武术文化的传统中国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近代以降,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广大内地的社会形态、习俗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传统模式。与中国传统社会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也保持着小农经济社会所特有的发展特点,即超强的自我复制、生命延续能力。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然而,近代以来随着相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武术的原有的传承、传播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各个邻域的普遍应用,传统武术发展模式的现代转型成为无法避免的话题,高科技武术游戏应运而生。本文从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人手,以高科技武术游戏为个案,运用文化研究工具,对传统武术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传播模式进行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文化与高科技游戏的结合对于武术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传播有着重要的跨时代意义。
1当代制约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两大因素
1.1师徒传承模式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丰富多样使得中华武术的内容亦博大精深、内容繁杂。然而即便有着众多拳种流派,师徒传承模式却是武术文化漫长历史当中的主要传承模式。与精耕细作的小农业历史背景相适应,武术文化的生产,即一代代武术人的培养也在师徒模式下遵循着精英培养原则。所谓“师徒如父子”,传统社会武术人才的培养需要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师傅对徒弟的武术技能以及武德修养的培养在长期的师徒共处过程中进行,这样的培养模式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与此类似地,即便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儒学导师,号称弟子三千,然而真正亲历亲受的学生也不过七十二贤人。由此可知,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具有精英化、产量小、周期长的特点,与追求效率的现代化大批量生产模式迥然不同。
在师徒传承的过程当中,中国传统武术内涵不免会由于师傅的“留一手”或是徒弟不能完全领会师傅所教授的内容,亦或是记录水平的欠缺而随着武术大师的逝去而部分流失,在这一方面,高科技武术游戏则能够部分地弥补武术文化流失现象,能够随着自身的发展逐步准确地记录下传统武术文化更为真实的内涵。
1.2传统武术的门户之见
门户之见被用来形容传统武术各门各派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