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我国社会治安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单靠警察来维护社会治安,特别是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已是杯水车薪。而保安服务公司却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的一些安全需要,可以说保安是公安工作社会化的一种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拥有保安服务公司一千五百多家,从业人员十五万多人。保安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保安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武术事业进入体育界和影视界后又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追溯历史,保安这一行业在我国古已有之,它的鼻祖即保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行规,保镖行业的江湖文化色彩,决定了其行规的特殊性。比如在当时就有一些规定和戒律,“保镖六戒”就是其中的重点,即“一戒住新开店铺,二戒住易主之店,三戒住娼妇之店,四戒武器离身,五戒镖物离人,六戒忽视疑点”。以防人心叵测,避免冒险,身为保镖,随时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保镖都是闯江湖混口饭吃,有一半是仗着武艺,另一半则是靠满口的江湖黑话。镖局的人押着镖车,喊着镖号,不断告诉人家:“合吾!”当然,不到最后关头通常是不会硬碰硬的“破盘”,就是撕破脸动手打起来。
旧时,镖局走镖有三种方式,一是威武镖,即将写有镖师名号的镖旗升到插杆的最顶端,镖手们边走边喊着本镖局的江湖名号,以示威武;二是仁义镖,即将镖旗降半旗,只打小锣,不喊镖号;三是偷镖,即偃旗息鼓,悄然过卡。
1921年,保镖职业随着北京最大镖局―会友镖局的寿终正寝而在中国销声匿迹了。镖局的结束,除了一些客观历史的原因外,还与镖局未能适应当时社会需要,调整服务项目,及时有效地利用当时先进的技术工具(如火器、交通工具)等因素有关。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私人保镖悄悄出现在某些特定高收入阶层,如知名演艺人员等人中,这标志着私人保镖在我国逐渐收复了丧失已久的市场。
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私人保镖这种特殊职业的形成反映了对于市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性。
在旧中国,由于政治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私人保镖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也是极不平等的,他们甚至被视为雇主的私人财产。由于时代局限和宣传上的片面性,人们往往将私人保镖与流氓打手、帮凶、莽夫和家丁相提并论。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私人保镖在国人心目中从未有过好形象。
以往的片面宣传掩盖了私人保镖真实的一面,也抹杀了私人保镖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如果说,旧中国时的私人保镖是不平等社会造就的畸形产物,那么,现代私人保镖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了全面彻底道德法律改造的社会新角色:私人保镖的素质有了根本性提高,他们往往能文能武,身怀绝技;他们机智灵活并富有献身精神,时刻都绷紧神经,做好突发事件随时会发生的准备。
现代的私人保镖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打手”,对智力要求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