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京剧,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一说形成于光绪年间。武生的出现,是京剧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武生的武打艺术又直接来源于武术。武打艺术在中国戏曲中占有重要位置,既是戏曲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发展成熟的里程碑。
京剧的前身徽剧中有不少武戏,当时演员也都学习武术,在舞台上大量运用武打表现战斗场面。明人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中,曾描绘过明末“剽轻精悍、能扑跌打”的徽剧班子,演出目连戏时,武技奇巧有变索、舞绠、翻桌、翻梯、斛斗、博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当时观众反应热烈,万余人齐声呐喊,以至于惊醒了正在知府后衙安睡的太守熊某。熊太守以为是海寇侵犯,急忙爬起来吩咐差官前去侦察。张岱所记叙的这些武技,有的是武术,有的却是古已有之的杂技项目。
王思任在《米太仆万钟传》中,提到明末做过江西按察使的米万钟家的戏班子,在演“宋金交战”故事时,用真刀真枪对打,以致客座皆惊,当时戏曲艺人的武术技艺之高可见一斑。据说武术大师甘凤池青年时代曾在米家戏班教过“武把子”。
从明末到清道光年间,经过150多年的熔铸冶炬,安徽班的武技更具火候。徽班进京后,每场演出都有专门跌打扑斗的武戏,从王梦生的《梨园佳话》看,当时戏曲演员的武艺已经很高:
“武剧,以余所见于京师者,其人上下绳柱如猿猱,翻转身躯如败叶;一胸能胜五人之架叠……目眩神摇,几忘为剧。”
徽班中虽然武戏剧目不少,但在角色行当中只有老生、小生、旦、老旦、净、丑之分,并没有文武之分。凡剧中表演年龄大的人物,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由挂髯口的老生扮演的;凡剧中年轻不戴髯口的男角色,不论是文弱书生还是少年英雄,全是由小生行来承当。这就要求演老生和演小生的演员都要文武兼通。
到了京剧兴盛并且在北京舞台上成了梨园魁首之时,新的剧目不断产生,根据剧本内容的需要,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行当首先出现了,随后旦行中有了武旦,净行中有了武净(武花脸),丑行中也有了武丑。京剧武打艺术的丰富、行当的完善,乃戏曲表演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观众对武戏的喜爱和崇尚,武生表演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武生三大流派的创始人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渐次成名之后。当时在贴演武戏的戏报时,为了突出剧情是以武戏为主,特意把所有演出的配角演员名字省略,统称“全武行”,借以招徕观众。当年一看到“全武行”的戏报,票房确实增高。
为什么会出现武剧和武行的鼎盛呢?考其根源,还是与清末武术在北京的蓬勃发展有关。
明清以来,随着都会经济的发达,各大商埠之间银钱贵货往来增多,兴起了专门以武装护卫行旅和财货的镖行业。镖行成了武林豪杰栖身谋生和显亲扬名的重要场所。北京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富商显宦最多,因此各大镖行都在此开业。
同时镖行又是武术学校,各拳派的镖师在这里演练武艺或传授徒弟。镖行对于武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和交流作用,恐怕这也是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