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邢照利、冉学东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将目前流传在四川地区的八极拳进行剖析,分析八极拳在受到巴蜀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风格特点与技理的适变,凸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八极拳。从诸多史料和事实证明,八极拳在四川武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四川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八极拳、四川武术、巴蜀文化
1八极拳的起源
八极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八极拳又名“开门八极拳”、“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岳山八极拳”等,此拳何以“八极”命名,据资料《淮南子.坠形训》有云:“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云:“九州之外,乃有八殡”,“八殡之外,而有八汯”,“八汯之外,乃有八极”。“殡犹远也”而“汯,维也,维络天地而为之表,故日汯也”。[1]所以后汉有书云:《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云:“恢弘大道,被之八极”。“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故此拳称八极者,乃取八方极远之意,顾名思义“八极拳”。
2八极拳传入四川的历史渊源
八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拳种之一,有文献记载八极拳的发祥地是河北沧州。在十八世纪后期清朝康熙年间,由河北沧州孟村镇的吴钟(字弘声,回族人)所创,据传言所说吴钟受一个叫“癞”的云游高僧所点化,创出此拳,所以也有人称“吴氏开门八极拳”。迄今已有两三百年,在民国时期,承是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必修科目,随之流传全国,扬名海内外。
另一文献记载:清朝中期,八极拳是由河南籍拳师张越山传于河北省庆云县庄科村吴钟的。之后分两支流传,一支为吴钟之女吴荣及后辈传至沧州孟村一带;另一支王四传于罗疃(一地名)。现如今,全国各地皆有八极拳的流传,如:天津的神枪李书文和吴秀峰,在天津教拳,随后天津开始流行八极拳;而李书文的弟子霍殿阁随末代皇帝溥仪流亡长春之后,使八极拳在东三省生根发芽直到开花结果;还有一脉八极拳有刘云谯和李元智传入台湾,在台湾流传开来;西北八极拳是马凤图、马英图传入的,在甘肃一带非常盛行。所以八极拳均不泛人名手辈出。国内八极拳影响力较大的有:李大忠、张同文、黄四海、张拱辰、误会清、李书文、马凤图、马英图、韩会清、王忠全、霍殿阁、刘云谯、李元智、马氏四杰等人。
在民国时期我国国术的兴盛及中央国术馆的建立,对全国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次的迁移运动中,四川武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1941年中央国术馆的内迁重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