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从现象学精神对“完善理性”的反思看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理性“l9世纪后半叶,科技理性主义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思潮,这种思潮也对体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人们逐步形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所有体育问题的观念”。而以科技理性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发展同样面临着以人文理性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的质疑,这便是现象学研究提出的理性追问:“自然科学能从自身中获得自我理解吗?自然科学是一种能够自我反思的科学吗?”。鉴于此,当代中国武术教育也不禁反思,当前的中国武术教育“关系”理性吗?教育内容理性吗?教育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吗武术教育本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实践活动,本应关注人自身价值的弘扬,关注人性精神层面的构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然而,武术教育自身日渐科学化、技术化、专门化使武术教育关注的“意义本质”变成了“工具本质”。在学校武术教育中,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成为武术教师扞卫自身教育地位的筹码,在复杂多样的技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关于武术人文价值的探讨日渐稀少。在教育内容上,国家武术主管部门于20世纪60年代统一创编的“长拳、太极拳”等内容,已经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推行近半个世纪,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价值需求的转变已经让“计划、统一”为特色的教学内容感到羞涩,各体育专业院校以及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普通高校正在努力创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武术教育体系,如陕西的“翻子拳、劈挂拳、通臂拳”,四川的“峨眉武术、青城武术”,山东的“螳螂拳”,河北的“八极拳”等。指出当代中国武术后备人才的主要特征是“说得多、写得多、练得少”,但是这些武术人才“说得多”并非针对学生群体说得多,“写得多”也不是关于武术教育凸显的实际问题而论,好多文章是对过去武术文化知识的现代化翻译,所谓的武术科技也是以优质武术内容对现代科学解剖手段的验证。诸如太极拳等武术内容用科技理性来“裁决”其合法地位对于武术人文价值的弘扬毫无作用。如有学者对太极拳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状况的机能监测研究综述中发现:“研究结论具有高度一致性,即太极拳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免疫机能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各项指标都优于不经常锻炼者。”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武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来说是否需要从教育理性的角度去审视。
现象学是一种以反思见长的哲学思维方式,除了对上述武术教育内容的反思外,武术教育模式也是其反思的问题。武术教育的实施目的在于传承武术技击实战方式、传递武术人文理念、延续武术爱国精神,帮助人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生命旨趣等。如中国武术“止戈为武、点到为止、内圣外王、宁静致远、温良恭俭”等精华思想,恰恰是现代武术教育应当格外强调和珍惜的。但这些人文精华观念在学校体育教育平台上被“封了口”,武术只能因“体育”而教育,而不是因“文化”、因“历史”、因“审美”、因“生活”而教育。在普遍强调体育教育的结构性特征的情况下,武术教育对于学生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