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
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一句
习武的谚语:“把式把式,全
凭架式。"
“练把式”或“打把式” 是对武术运动传统的俗称。从 上句习武格言中可看出“架式” 在武术锻炼中的重要性。
架式即人们常说的“动作 规格”。在现代武术套路比赛 中,满分为十分,而动作规格 占其中六分,可见所谓“架式” 在一套拳械演练中举足轻重的 地位。
练拳习武,必须首先站好 架式,否则套路就会失去牢固 的基础,如同万丈高楼缺少地 基。以目前普及面较广的长拳 为例:弓、马、虚、仆、歇步 是五种主要步型,它们和手臂 及各种器械(可以看作是手臂 的延长)组成千姿百态的武术 架式。据统计,武术每套拳械 通常都是几十个动作结构而 成,而各种功架占整个套路动 作的80%;试想,如果套路中 下盘功夫“‘弓’不象‘弓’, ‘马’不象‘马’”,那么其它方 面(体力、协调、弹跳、布局 结构等)表现再佳,也必然难 于演练出高超的水平。
“架式" 一词通俗的概念 是“架子”、“姿势”、“站 桩”,通常是指拳械套路里的 静型动作。如“弓步冲拳”、 “提膝架剑”,“马步崩枪” 等等。若想练好架式;一要姿 势正确。例如常见的“弓步”, 要前腿弓、后腿绷, 前膝突出 与脚尖垂直,后脚跟蹬实地 面,塌腰、挺胸、抬头、眼睛 平视等,这些要领做好,弓步 动作才算正确完成。二要劲力 顺达。功架含有劲力,劲是功 架的“支柱”。有“架”无“功” 者,非武也!功架须站得劲力饱满,运劲顺畅,劲中现功。 平时所谈“劲起于脚跟,主宰 于腰,发于脊背,达于掌指 (或器械刃尖)”颇为中肯, 从中可见劲力贯穿在架式的躯 干和四肢。三要精气神。眼睛 在“架式”中很为重要,只有 精神贯注,出手放脚才能恰到 好处,只有眼神明亮才能使架 式生辉而洒脱豪放。
武术要凭“架式”,因此 应坚持习练。俗话说“拳打千 遍自来熟”。武术功深者,一 个亮式即显“身手不凡”之气 魄,一个“前点步”则恰似 “玉树临风”般潇洒。因此, 站好“架式”是通往武术高超 水平的必经途径。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