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三尖對照
>功夫频道>武术知识 > 比赛规则 > 关于制定内家拳散手擂台赛规则的设想
隐藏右侧

关于制定内家拳散手擂台赛规则的设想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任何武术规则,都可以说是检验、考核、评定武术运动员技能水平的一个标准。而规则的形成和广泛使用,也都会成为被规定对象发展的时代方向。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擂台赛是以打伤、打残、甚至打死对方为原则,缺乏应有的人道主义,所以就有了“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的残酷结局,也就有了生死契一说。而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武术比赛则被视作是有钱人赢取暴利的一种赌具,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金和精力,使得武术比赛成为一项冒险而又刺激、供他们取乐的人间趣事。但是随着武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制定科学、合理、安全、规范的比赛规则是刻不容缓的。因为在今天,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它与别的体育项目一样,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体质,发扬人们之间的团结精神。于是,在这个宗旨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武术比赛规则,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了。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制定了一套武术散手规则,而随着国际拳击、跆拳、散手、自由搏击等的蓬勃发展,这种规则受到它们的严重影响,由此导向中国的武术变成了机械的西方国家的拳击、传统武术的腿、汉民族摔跤的混血儿,即所谓的“三拳两腿加摔跤”;也使得中华拳种的捋法、摔法、贴法、靠法等,必须违心地改为左直拳、右鞭腿、右摆拳、左侧踹、左搂右抱腿摔法。于是,作为内家拳,太极不伦不类,八卦晕头转向,形意更是手忙脚乱;棒无用,趾无能,鸡行步一变为滑步。武风武术网http://www.wfeng.net

    基于上术原因,作为对内家拳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笔者,想谈谈自己对内家拳散手擂台赛的若干设想。

    内家拳作为中华武术的瑰宝之一,却不能尽快地推广到擂台上。究其原因,是它不适应时下的散手竞赛规则,或者说散手规则冲击着它。当然要赛也可以,把形意的崩拳升华到直拳,八卦的穿堂演绎为勾拳,太极的蹬腿转变为踹腿,不一而论,只让传统武术作出“牺牲”罢了。但是内家拳中的形意拳,着意的三圆三扣三抱三垂三顶,遵从的头、肩、手、胯、膝、脚,讲究龙腾、虎扑、鹰抓、燕抄、猴刁、鹞钻,是桩功的集大成,是三体式的无形演化。如若一“牺牲”,则令传统武术面目全非。而现今的散手规则很明显存在这种弊端。单一项体重,就把人搞得惶惶。十六七岁的孩子,为了控制体重,不仅不敢吃饭,而且大夏天还得穿上皮衣跑步,用蒸气蒸,导致丢失大量体液,引起脱水现象。如若长此一往,势必严重影响到体内正常的物质代谢,使得骨骼缺钠,个子长不高。对于年青人,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时期,缺少体液,会使体内细胞浓缩,骨膜、筋膜退化,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科学的降重是值得推广的)。在这里,我们的散手规则便只是遵循了体质上的较量,而未见其武术技艺。

    笔者认为,既然是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又为何要使诸多的真正意义上的武术同仁立于散打门外呢?在中国武术史上,运用中国功夫,小个子打败大个子,力小战胜力大的,比比皆是。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内家功法的功力和技巧。

    内家拳在我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