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寧練筋長一分,不鍛肉厚一寸
>功夫频道>武术知识 > 流派拳种 > 赵门(三原派)
隐藏右侧

赵门(三原派)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源流相传此门源于宋代。后人假托赵匡胤而得名,故称”赵门”。随着历史的演变,清朝中叶,直隶人张天虎(绰号麻溜张)传赵门拳技于陕西三原县,后又入川传技。张天虎在川去世后,他的四个主要弟子(既扬板雄、高占魁、马黑子、马三宝)便以师傅授艺之地—陕西三原县命名,称为三原派(另一支以张天虎的祖籍”直隶”命名为直隶派)而独具特色。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流传于四川的三原派只要有八支:
      其一,清朝咸丰年间,杨扳雄传三原派拳技于成都,后四川人王永志承其衣钵,传此拳于川西,川北一带。1926年王永志率其弟子黄海廷(简阳)、刘学渊(成都)李文德、江油雷剑尘,以及其子王静伦到三台县,分别任国民党二十九军教官,传此派拳术(前后6年)。民国25年左右刘学渊回成都,传此派拳术于成都刘震南、成庆三等。
      其二,清朝道光年间,陕西三原高占魁(绰号鹞子高三)偏访名师,得赵门拳技,至清光绪年间,高三将此门拳技传于袁氏兄弟(人称袁七、袁八)。老八袁祯祥授徒西安的张腾蛟(又名张云龙)。光绪年间,张腾蛟因送川东道重庆府潘台王仁文的家属入川而来重庆定居,并传授武艺(三原派拳术)与孙艳彪,万永康,成都的高顺贞,万县的华建廷等人。
      其三,袁老七则传艺与山西的安定邦,民国初年,安定邦因躲债到四川成都、彭县、重庆等地,并授徒重庆的张永隆(民国29年,张永隆在渝创办了”陪都速成国术馆”,至民国38年)、周克钦等人。合川林建章、重庆刘健龙于成都学得此派拳技,先后于二三十年代来重庆传艺。
      其四,民国初年,陕西人黄春魁入川,传三原派拳术与成都的陈大章。大章传崇庆县王雨苍、成都刘震南、成庆三、刘俊义等。
      其五,民国十几年,陕西人张益民入川传三原派拳师与成都的杜茂休。
      其六,三十年代,三原派拳师张晋臣传该技于四川宜宾地区(据称:张曾任冯玉祥私人镖师,保将军东渡日本。回国后,张不仕官途,辞镖师而去,四海为家,遍游我国南方各省。三十年代客居宜宾,五十年代初谢世而去)。
      其七,宋四毛牛传自贡的刘志芳,刘再传子刘宗德。
      其八,1932年,北京德胜镖局武师李俊(河南人,人称铁头鹞子)来四川乐山悬壶卖艺,曾传艺与张凌宵。
    流传区域四川的成都市、重庆市、达县地区、绵阳市、乐山市、自贡市、宜宾市、内江市、涪陵市等地。
    风格特点此派以腿为主,定根发腿,柔中含刚,势势讲规格,定势每招慢,住势留半拳,动作见菱见角,非常细腻。技击上讲究以走打为主,步法轻快中寻机先发制人,躲闪还击,后发取胜。上棚下砸,内关外过,撑补为母,勾挂为能。眼明手快,步坚力实。静如处子,动如猛虎。三原派多?quot;老陕步”出势和”左顾右盼”收势,及动作转换以”关过”而别于直隶派。
    基本理论默言无音胜有音,眼前有人当无人;松中求静寻自在,意中遇敌在实战;上下左右来回转,追迫彼方脚勿停;飘飘邈邈顺其势,整劲出击连贯强。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