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全文约6000字,分13篇,精辟地论述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一系列军事科学的问题,其论述的重点更多的是深层的思想理论的阐述和战略、策略的探讨,从古至今为兵家首读之作。明末清初的战将陈王廷,根据戚继光的《拳经》,同时融合易学阴阳之理、中医养生术、经络学、兵法等创编了太极拳,因而太极拳受到了《孙子兵法》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12个方面探讨《孙子兵法》对太极拳的影响以及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1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中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他同时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也指出:“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陈氏太极拳汇宗?用武要言》曰:“捶自心发,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李亦畲说:“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又说:“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之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结合太极拳体用来说,太极拳以走架为“体”,练“体”也即练知己功夫;太极拳以推手、散手为“用”,练“用”便是练知人功夫。太极拳家孙剑云说:“练‘体’就包括着‘用’,练‘用’也离不开‘体’。”因而在习练太极拳中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断提高自己的功夫,同时要通过推手练习“知人”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将拳运用自如。
2 “兵因敌而制胜”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夫兵行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行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形而错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这一谋略要求我们,每次与敌人战斗都不要重复老一套,而应适应敌情变化不断变换新战术。
《太极拳十三势歌诀》中说:“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为了做到“因敌制胜”,太极拳强调“舍己从人”。《打手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