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宋氏形意拳属内家象形拳种,既有理论,又有技艺。既有基本功、单习、套路、散手、气功、特技及拳法歌诀、理论等,亦有长拳和器械练法。
基本功主要有:桩功、臂功、掌指功、腰腿功等。其中桩功,即站桩(三体式),步法一站,两腿屈膝扣足,十趾抓地,头上顶,项竖直,左手曲臂前伸,右手置于左肘下面,两肩松沉,宽胸实腹,气沉丹田,气虽聚于丹田,意想达于涌泉穴,完全与《丹书》中所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天重生万物张”相一致。
其行桩,即纳卦(盘根)。马步一站,两脚膝里扣,两手曲臂前伸,身体外拧,凡一用步,两跨里裹,两脚、膝里扣,身具卦象,脚踏阴阳,两足筑根基,步步为桩,身如磐石,稳如泰山。歌曰:“盘根三步岂无因,配合分明天地人,若把此身高位置,还从本实练精神”。
主要拳种有:单习有五行拳、阴阳把、十二形等。
套路有四把捶、进退连环、杂式捶等。
对练套路有五花炮、五行炮、九拳、十六把、安身炮等。
气功有调息法。长拳套路主要有弹腿、五方鸳鸯掌、防身拳、六合长拳等。
器械套路主要有六排刀、雪片刀、麟角刀(双刀)、盘根刀(双刀)、春秋大刀、八卦虎头钩(双钩)、六合大枪、翼德大枪、三十六大枪、对六枪、战斗大枪(对练)、左门枪(花枪)、蟠龙剑、纯阳剑、战斗剑、六十四氏太极剑、行者棍、迎手棍(对联)、对鞭杆等。
功法特点:宋氏拳法以三体式和盘根桩功为基础。主要是练意、练气、练神,以《内功》、《纳卦》二经为总纲,以大脑为统率,以“五气朝元”劲路为依据。在练法上,神率气,其率形,形神统一,内外一体,一枝动,百枝随,使周身上下内外均能得到锻炼。每一动作,皆以意识当先,以意贯气,使气粘于周身。在全部动作中,强调做到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合,此为外三合。只有做好六合,才能发出各种不同的整劲。
手形:主要有立掌、横掌、仰掌、俯掌、侧掌、八字掌、螺旋掌、虎掌、鹰爪、猴爪、虎抱头、突指等。手法有云手、领手、挑手、截手、擒拿手、刁手、砍手、拦手、格手等。手法要求“缠、粘、贴、进”,表现为擒、拿、封、闭、刁、卡、推、捋、带、劈等。在实际运用时,可以掌拳更换,不拘成规,相机而行。
步形:以含机步为主,酌合两手,既含机待势伺机反扑的步形。两腿弯曲,两足尖微扣,十趾抓地,无论前推、后拉、左摇、右摆均稳如泰山。此外还有半马步、虚步、弓步、歇步、仆步、插步等。步法有:进、退、闪、转、纵、横、跟、翻、垫、扣、盖等。功防变化,全在于步。进步时肩手相随,势到力猛,手到步到;退步时,全身放松,灵活应变,使对方无隙可乘。
身形:要求身正步稳,胸宽实腹,背式平正。此外,还应具有四象:鸡腿(取其有独立之功)、龙身(取其有束骨之法,三曲之才)、熊蹄(取其有膀力内蓄,竖项之力)、虎抱头(取其有出洞欲扑之形)。在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