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笔者是宋氏形意拳门下的弟子。
当我刚开始学习形意拳的时候,心里常会有一些疑惑,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十几个动作?能管用吗?甚至内心中有一些微微的失望了。再去看前辈们打拳,也还是这么些动作,简简单单。当时师父告诉说:形意拳的动作就是这么简单,而动作简约,内涵丰富,正是形意拳最大的特征。
师父的话让自己悬着的心踏实了许多,但是等看完前辈们打拳自己再打,好像又不一样,心里不免又有些迷糊起来。好几年的时间,就是在这疑惑、明白,再疑惑、再明白的螺旋往复中度过了。
现在我知道了,形意拳正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总结出了十七种最优秀的招式,给学习者提供了一条最快捷的成功之路。这十七种招式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内在的东西,每当练习者有所领悟的时候,他的功夫就进了一步,打拳的时候就表现出一种跟以往不同的味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见《老子・第二十一章》,指“道”没有固定的实体,在恍恍惚惚中有一定的象),我们把这种味道称之为形意拳的“象”。有了这种象,你打别的拳都不一样了,长拳也好,短打也好,甚至于走路都不一样了,形意人一看就知道你是练形意拳的。
那么形意的“象”究竟有哪些呢?通过多年的学习,笔者发现形意拳的“象”主要是两个层面。―个是局部的象,一个是整体的象。拳谱上所描述的“鸡腿、龙身、虎抱头、鹰抓、雷声、熊膀”,指的是局部的象,指的是静态的和动态的象。本文要谈的则是整体的象,就是给观者带来一种整体上的独特感觉。这种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身体条件、性格、思想经历、生活经历、学习经历的不同,学的虽是一种拳,有的人朝这个方向理解,有的人朝那个方向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给观者带来一种独特的味道,是一个整体感觉。
同是武林高手,打出来的形意也不同:比如郭云深大师擅打崩拳,象是“疾”,一拳打出,迅雷不及掩耳,所有的拳都可以快,但形意的快是很特别的。车毅斋大师则善于“顾”,象是“密”,防守密不透风,同样形意的密也是与众不同。白西园大师则表现出了“滑”的象,别人难以打中他,他的滑也有特别之处。宋世荣大师、宋世德大师则对内功研究甚深,又涉猎颇广,精通文、武、医、商,提出了“练养结合”的完整武学体系,他们的象是“化”,把形意特有的刚、柔、练、养,化入一个简单的动作之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和研究,笔者用心体会练习宋氏形意拳的老前辈们的象,总结出了“道、正、和、养、美、灵”这另外六个最基本的象,与拳友们共勉。
一、道
拳谱上说,宋氏形意拳分道艺和武艺。我去请教师父李德仁先生,他总结说:“武艺者,克敌之武技;道艺者,修道之法门”。也就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立意不同,修炼中就有了差别。学习形意的目的是防身自卫,自然就练的是武艺。学习的目的是修道,自然就走上道艺之路。要修道,必然要看道书,体会其中的道理,把道理练进拳里,拳自然发生了微妙变化,和武艺的区别渐渐明显。但是就算是武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