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内劲是太极拳技击的精髓。没有内劲,太极拳就成了空架子、好看不好用的功夫。太极拳之所以大多流于锻炼身体的范围,而在技击上的实作寡之又寡,就因为大多数修炼者只注重口头上的理论,而没有注重内劲的锻炼。不少人谈起太极拳来头头是道,而对起招来却软手软脚、相形见绌,不知如何下手。再加上一些理论家把太极拳神化得玄之又玄、神乎其神,让人产生望尘莫及的感觉,这就导致不少修炼者觉得太极拳可望不可即,好像是花一辈子也难练成的功夫,最终只能把太极拳变成纸上谈兵的技法。
本人认为,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御外抗敌的拳法,它也和其他拳法一样有一定的练习步骤和程序,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法虽不同,但万法归宗。杨班候二十多岁就成为太极技击名家,可见只要训练方法对头,能实际应用太极拳就不是难事。
武术上有“一年形意打死人,十年太极不出门”的说法,主要原因是形意拳的学习从一入手就开始练劲,从明劲到暗劲再到化劲,循序渐进,自然而成,练习者只要加以适当的攻防练习和速度训练,就能达到实作体用的目的。而太极拳的学习有不少人被引入玄途,先去僵劲三年,再练缠丝劲三年,再练听劲三年,兜来兜去,把人弄得糊里糊涂,到最后使太极拳成了能看不能用的锻炼方法。
其实,太极拳的修炼也应像形意拳一样,可以从整劲入手而至内劲完备。具体方法是快慢兼练,慢则练其意气运用、浑身一如(整劲),快则练其圆活通融、动作顺达、招法运用。太极拳有其修炼的次序和原则,只要遵循,想要达到实际应用也不是很难,而不是非要等上十年八年。
如何修炼太极拳的整劲、内劲而使自己具备技击的基础呢?本人谈谈自己随师修炼的体会。
笔者20世纪80年代初跟随南京徐公伟(1916—2003)老师学习武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徐老师1942年经上海30年代擂台冠军王亮臣老先生介绍拜入清朝武官、“江北大侠”赵轶凡门下学习内家功夫。赵轶凡之武式太极拳学自郝为真,也是孙禄堂之知交。徐公伟也为国术大师、中央国术馆顾问兼查拳教授于振声之传人,1962年获南京市武术比赛太极拳第一名,生前历任江苏省武术比赛裁判长或总裁判长、江苏省武术馆专项教练,与中国武术9段钱源泽先生也是挚友。笔者跟师5年。老师教授太极拳的方法是把每个动作一一拆开,从外到里详细讲解,特别是对动作外形的外三合再到内三合的体认过程不厌其烦反复讲解,并从头到尾一一示范。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者练着练着就能感觉到太极拳的整劲,全身浑然一体。
如陈式太极拳的“单鞭”一式,徐老师把它分为几个步骤。左腿向左开步为一,手向右上肩窝穿掌为二,手随腰转从右向左画弧为三,手画弧至身体左侧左腿上方为四。此时必须调整身体姿势,务必做到上下对应即所谓的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此时轻轻呼气就能感觉到气沉丹田,久练小腹就有一种鼓涨的感觉,全身上下也能感觉到“整”的内劲。在整个动作完成的时候,表面上动作停止,实际上此时正是内外合一、上下相合,整劲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