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未习拳,先学步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
隐藏右侧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霍梦魁所传武式太极拳为李自轩所传拳架,由李启轩之孙李福荫传于霍梦魁。此拳每势均以“擎、引、松、放”四字为宗旨,要求练就“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发放功夫,充分体现了武禹襄创拳的初衷。
      武禹襄在创武式太极拳之前,曾赴赵堡镇向陈清平学习赵堡太极拳。因此,武式太极拳除上述特点之外,也体现了赵堡太极拳的拳理和背丝扣的演练方法。霍梦魁所传武式太极拳的两手的运行,都按背丝扣的方法演练,96个势子,势势如此。可以说,武式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了赵堡太极拳拳理和背丝扣的演练方法。霍梦魁先师(1889~1962年)于1953年到沈阳传授武式太极拳。冯景春老师于1954年拜霍梦魁为师,学练武式太极拳,至今已50年。武式太极拳“阴阳欲分分又合”的内功演练方法,使冯老师受益匪浅,虽已是76岁高龄,仍然身轻体健;与年青人交手,仍可发人于丈外。因此,挖掘整理这一优秀拳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式太极拳特点可归纳如下:
      引进落空合即出,擎引松放有一吞。上下相随腰抽絷,逢引必撤进必跟。松开我劲勿使屈,阴阳欲分分又合。
      赵堡太极拳源于道家,后传至王宗岳,王宗岳又传蒋发(1574~1655年),蒋发又传至赵堡镇,至陈清平为第七代。赵堡拳第九代传人杜元化,于1935年在其《太极拳正宗》一书中,简述了背丝扣的概念和64势背丝扣图示。赵堡太极拳的拳理和背丝扣演练方法;依据于来知德太极图。
      来知德(1525~1604年)号瞿唐,是明代著名理学家。他曾远客万县,于翠竹溪水深山中,潜研《易经》,悟道修炼达29年,后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完成世称绝学的《周易集注》。在《周易集注》中,他绘制了“来瞿唐先生圆图”(右图),后人称为“来氏太极图”。此图依照“主宰者理、对待者数、流行者气”而绘之,蕴涵天地万物的演化之理。
      
      近年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观测到的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形状极像来氏太极图的形状。来氏太极图的中心圆圈为太极之本体,内存先天一气,对应着银河系的“核心”。根据老子《道德经》来解释,此“核心”为先于天地之前而生,由“道生一”而得,进而变化出后天阴阳,即“一生二”。银河系有两条“螺旋线臂”,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在其中一条线臂的外端三分之二处,正暗合老子所说“二生三,三生万物”。科学家对银河系的形成作了类似于图A的描述,从中可见太极本体先旋转成椭圆球体,而后从无极而有极,再从有极分成阴阳,形成“螺旋线臂”,从而构成类似于来氏太极图的形状。
      
      道家认为人身即为一小宇宙,黄帝《阴符经》也认为“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演练太极拳时,两只手臂极像银河系的螺旋线臂,人体的“核心”就是身体中的太极本体——中丹田。中丹田位于脐内与命门之间,内存先天一气。来氏图的中间一线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表示天、地、人一气贯通。来氏太极图和“主宰者理、对待者数、流行者气”是赵堡太极拳的理论依据,“背丝扣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