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杨澄浦口授、陈微明笔录的《太极拳术十要》,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还是经年习拳者,都将它作为必读的学习指南。即使是功夫已有所成的拳家,也把这“十要”作为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可见其在拳论中的重要地位。
下面我逐条谈谈对“十要”的一些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一、 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说的是头部的要领和状态。张三丰《太极拳经》开篇便讲“顺项贯顶两膀松”。所谓“顺项贯顶”,指的就是“虚灵顶劲”。将“虚灵顶劲”作为“十要”的首句,可见其在太极拳修炼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太极拳是武术,武术就是技击,技击首先就要提起精神,而头部姿势对技击时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影响。以自然界的动物相搏为例,猫捕老鼠时,在将捕未捕之际,它四肢是屈的,身是俯的,头是伸的,眼是专注的,全身劲势专注一方。这种头部状态和神态,就似“虚灵顶劲”。人在相搏技击时,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则。行功走架虽不是直接搏击,但它的技击内涵却始终存在。因此,练拳时“虚灵顶劲”这一要领是首要的,也是必须贯穿于始终的。
杨澄甫对“虚灵顶劲”这一要领解释说:“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这就明确指出了这一要领的具体做法是:喉头微后收,下颌微收提,同时头顶(百会穴)上提,使颈椎拔起,头部自然端正,随即便产生周身虚活、精神凝提的感觉。它的功用是主精神,生气势,提携周身,以达“满身轻利”、“劲力专注一方”之功效。
我认为,要做到“虚灵顶劲”,首先要做到“顶劲”,“虚灵”是对做到“顶劲”后的进一步要求或做到“顶劲”后所达到的理想状态。“顶劲”是将颈椎骨节上拔,使其与胸椎、腰椎、尾椎各骨节连成一体而节节拔开,周身一体,形成一股整劲。我们老家有句土话,把“顶劲”形象地比作“马梗子”,是说马在拉车的时候,特别是在将重车拉动的那一瞬间,马头、马脖子一定要向前“顶”,加上它的四肢配合用力,使周身形成一股整劲儿向前拉动。
在劲上顶时,脖子容易“僵”,所以在“顶劲”的同时,还要做到“虚灵”,即杨澄甫后面接着讲的――“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比如做“云手”动作,两手左右云转,头部也要自然地随手、随身向左右转动,不能光动眼睛、头不转,而失去协调性。“项强”是脖子用力的表现,容易使骨间肌肉自锁,不仅影响气血劲力的顺达,也易失去自身平衡。但另一方面,脖子也不能软,软则无力,就谈不上领起精神。比如做向前按的动作时,要注意头部不要主动前伸,向前则力泻,也容易使劲力前仆。所以,杨澄甫最后说:“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怎样通过“顶劲”体会到“虚灵”的感觉呢?我认为可将这四个字归纳为一个字――“悬”,即“顶头悬”。“顶劲”有颈椎主动向上挺的意思,反过来也可理解为头顶主动向上领起,也就是说,在意识上要让头主动“悬”起,使颈椎骨节间拔开且松、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