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形意拳历史悠久,是内家拳主要拳系之一。它以动作朴实、劲力精巧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形意拳好学难练,学艺者多如牛毛,成艺者少如麟角。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后学有幸由张金牛(张进文)先生启蒙学形意拳,后经形意拳、公议拳明师范福锁老先生垂青,列入门墙,学习形意拳。张金牛先生说:“打拳、打拳,打不出去,拉不回来,打的什么拳么!功夫是应该练有实效的啊!”范福锁老先生说:“学拳像开荒地,先分开学,分开练,再合起来,聚少成多,不会就问,时间一长就学会了。先易后难,最厉害的功夫也是从最笨的法子中练出来的。”后来,范先生带我一锛一锛“开荒地”,随日渐近,久而久之,深深体会到庄稼院的武师那种热情、朴实、正直、厚道,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传承着祖辈传下来的古拳原义,摸索苦练,认真剖析每一动静,除严谨的培养精气神意之外,更是一步一个脚印,锤炼自己的形体,熟能生巧,有了坚实的武功底子,再求升华、提高,也就有了指望。
回过头来,把范、张二先生星点零碎教给的那些朴实的练法、功理、要领,及自己的体悟认识,用日常话语记录整理下来,但愿能给初学的朋友们在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疾、九要、十六字练法谱本要领之外,辅以八荒练意,在艰难的形意拳筑基过程中,能切实把握要领,少走弯路,尽快练好基础功夫。
八荒:头、手、肩、腰、胯、膝、足、气。此实为未开垦之处女地。开发就是实践,是练,既不可分割,又不可偏废。八荒功力既备,神意自然铿锵,意到力到,卓然有效。学习中的动作和套路,犹如汉字、课本,不继承不行,然过分追求套招多也不行。学的功高难玄奇,不注入神意,不知功法,不明理法,就不能正确操练,不能快速上功。八荒之练,实是前辈人成熟之经验,不可小觑。
一、说头
头顶吊悬目端庄,颈伸项引领神光;山根垂正耳听内,虎领二筋抱不僵。
头端目正,一身正气。头脑思维是人身指挥中心,不能胡乱晃动。头顶肩沉,颈项伸拔,顶心暗缩为吸,头顶又有暗吸的两相争意,才使人有了头的吊悬感觉。舌抵上腭,舌下津液淅出;齿扣骨坚,牙咬紧则颈项肌筋坚缩,脖子两侧虎筋相挣撑,枕后领筋和颈前肌群的松紧自然收放,头部才能前俯后仰,左摆右撞,竖向顶缩,求其六向共挣力的增加,以头部重创对手面部胸部要害,此是人身七拳第一打――头拳之功。
头正尾间中正,身正气才顺,用平肩正脊去调整。头怎么顶?顶多大劲?颈伸头才顶,肩沉项方引,脖子抻拔才拉开颈椎,脊才撑挺,背才裹拔,面目才有了神采(猴相)。究竟顶多大劲才合适?太极拳家讲:“如顶一羽”。南拳家说:“头如带石帽”。而练形意的则说:“身如牮柱,头如顶碗水,不外洒”云云!总之,头上压多大重量,就向上顶多大劲,向上顶多大劲就向内暗吸多大力,相抵相等挣意而已。所谓虚领顶意,其侧重在“虚领”上,虚是无是没有,无沦打拳、站桩、坐功还是卧练,身位处在任何高度上,头必须领起全身,否则周身软塌无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