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习太极拳之道,一定要按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及阴阳学说规范动作进行,不得有随意性。因为修炼太极拳不是操练招法,而是动静相兼,身心双修之内功。周身内功相合,上下相随,而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身形不可出现凸凹、断续、缺陷之忌,手上顶、偏、丢、抗,是心里明白但又难以克服的毛病。提倡修炼者行功练拳要循规蹈矩,遵道而修。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自自然然,轻轻松松。
――作者
一、脚是根
太极拳名为拳,其实功夫在脚下。拳论曰:“其根在脚,形于手指。”前辈拳家在千百年的实践中,一代代拳家在习练中体验到太极拳修炼在脚,也就是太极脚。手为形,形于手指“妙手空空”。从太极拳修炼体验,是一动无有不动的综合整体功夫。周身处于松柔状态,随拳势进展,是脚下阴阳变化中的运行艺术。如此行功,手、拳、钩、掌均应背动而行,似树枝随风摆动,绝无妄动之意。
脚是根,脚下的方位方向极为重要。先师在拳论中规范行功为八门、五步、十三势。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门;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五步,总为十三势。行功绝离不开这八门五步十三势,说它是公式或模式都是准确的。前人在修炼实践中又深深体验到,脚下方向方位绝不能有错差,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君不见在太极拳界有为数不少的朋友,练拳十年二十载仍然无功成之望,都是因为脚下出的毛病。
二、八方线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京城太极拳松柔艺术大师杨禹廷,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练拳时由于动作不规范,往往方向方位不准确,脚下常常出现错位。八门五步、四正四隅,似一个“米”字,按几何外接圆的原理,将“米”字的八个方向连成一个圆线,照圆周360度划分出角度,恰似一个“八方线”图。从根本上解决了练拳的中心和四面八方的关系。
“八方线”的中心点是拳者实脚重心点,这是拳法说的“中正安舒”点,是立柱式身形;单腿重心的基点是太极脚;脚底下的绝对中心点,从脚下中心点直贯到顶,正好是上下一条线,曰:“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拳者处在八方线中心地位,可以更好的利用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空间,这是拳者的“太极氛围”,或者称为“太极图”。又似阴阳鱼转动的太极图,白鱼头朝上,黑鱼头向下,顺时针不停的转动,对方是难以进入的。听说一位老外学拳者,因忘记了方向方位,往返乘飞机来北京找到教练,问清楚某势子的方向方位后,才返回国去。如果脚下有八方线图,大概不会发生此事。
三、立柱形
重心是太极拳功法最为关要的拳法,谁不注意重心,练来练去就是一世盲练,找不着感觉。王宗岳公早有警世之言,他在《太极拳论》中写道:“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双重是病,背离了太极拳道,难以修炼成功。太极宗师杨露禅有一句名言:“站住中定往外打。”所谓“中定”是八门五步十三势的中定点,即“八方线”的中心点。陈式太极拳大师陈照奎先生
...